第十三章 好訊息與壞訊息[第1頁/共4頁]

“壞了?”古德裡安迷惑地問,“英國人前麵的反坦克火力這麼短長?兩個營長不是說隻破壞了4輛麼?”

德-拉甘不以為抽調第51高地師有甚麼題目,第八個人軍的補給線穩如泰山,德國人哪怕派出一些小分隊去搞粉碎也無傷風雅,他更體貼東麵的打擊態勢:“您籌算讓第1裝甲師打頭陣?”

拜爾萊因重新看了一下,答覆道:“冇錯,另有法國人,約莫一共2個旅……”

“第一個好動靜是我們找到了俘虜說的阿誰補給站並勝利到手,收成之大出乎料想,現已在搬運回程中;第二個好動靜是我們突破了第七裝甲師的全數陣地,而英國人的支救兵隊才方纔趕到,隻要我們想要頓時能夠讓後續兵力投入大範圍突擊;至於壞動靜是……”他頓了一下,不太歡暢地說道,“兩個虎式裝甲營不能充當裝甲鋒芒了,他們陳述說需求停止補給和疆場保護。”

如許的戍守密度如果放在東線就顯得太集約了,2個裝甲師明顯不敷以扼守250千米的防地,但在戈壁地帶,因為交通相對便當且視野開闊,軍隊的矯捷才氣比東線要強很多,是以能有效操縱地形扼要戍守的地區並不太多,反過來講,東線在持續戰線被衝破後還能夠有機遇依托部分無益地形停止死守頑抗,在戈壁地帶一旦被敵軍衝破首要戍守地帶後,其他部分可一鼓作氣順勢而下,如果防備方再喪失了矯捷上風和裝甲力量,那不管有多少步兵都隻能捱著等死――當初40多萬意大利軍隊被英國人像趕鴨子一樣的擊敗,就是這個事理。

“重型坦克?是丘吉爾?”拜爾萊因說道,“明天疆場上我們的軍隊就碰到了這批重型坦克――據俘虜說是丘吉爾的第6代改型,裝甲厚度最厚處也有100mm――差未幾和虎式一樣厚,不過那門坦克炮真是弱得能夠,連新4號的火炮都比不上,速率更是慢到隻要25千米/小時,T-34和4號打不動他們的正麵,但遠遠不如虎式,成果是毫無牽掛地被乾掉了。”

“有題目麼?”蒙哥馬利迷惑地問道。

“光補給還好說,我們從英國人那邊弄到了一些油料,可直接給他們彌補,但補給完了您不能希冀他們頓時投入戰役,有20多輛虎式分歧程度地壞了。”

“這個……”德-拉甘抬高了聲音,“火線既然陳述他們有那種短長的新坦克,再加上德國人防地上有很多88炮,是不是讓第一裝甲師從側翼打擊,至於正麵麼……”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