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不出陸軍,隻出海空軍,陸軍全數是德國人,然後日本水兵會共同作戰――這是我們截獲的大抵動靜。”布魯克說道,“估計仇敵能拿出8艘以上戰列艦,500-600架飛機展開打擊,陸軍美滿是無足輕重了。”
會場合有人都驚呆了。(未完待續。)
弗裡克也不曉得該如何向霍夫曼交代,隻能默靜坐在中間等元首發飆,貳內心挺迷惑――明顯大占上風的局麵如何最後竟然會打成如許?
馬耳他島上的英軍在防空作戰中擊落了很多意大利飛機,但本身喪失也很大,英國飛翔員跳傘以後還能救返來,飛機卻打一架就少一架,到1月下旬時,統共能騰飛作戰的飛機不超越11架,包含汽油、糧食等在內的其他物質儲備也開端垂危,燃油儲備不超越1個月,糧食最多隻能頂3個月,麵對如此危急的局麵,馬耳他駐軍幾次向倫敦垂危。
總參謀長布魯克元帥通報了最新敵情:在乎大利的間諜明天發來陳述,龐大的日本結合艦隊已連續進入意大利各港口,除部分兵艦需求保護、維修(比如瑞鶴)外,軸心三國在醞釀對馬耳他的總攻――這個時候有能夠是十天,也能夠是半個月,但不會超越2月尾。
就在熊島四周發作如此狠惡的戰事時,倫敦現在正在召開相乾集會,會商下一步戰局走向,第一個議題就是馬耳他。
天氣已垂垂暗了下來,處理擯除艦時希佩爾號華侈了太多時候,哈特曼現在底子不敢包管能很快找到英國人,不過電報裡不能這麼寫――他曉得元首也存眷著電報,他要說得主動、悲觀一些。
直布羅陀方向曾派出以戰役者號、攻擊者號兩艘護航航母(均為追蹤者型)為核心的運輸軍隊向馬耳他運送飛機,成果全部船隊全被炸沉,最後隻要17架噴火掙紮著到了馬耳他,但這點兵力對保衛馬耳他明顯是杯水車薪,不到5天就耗損完了,而意大利貌似有源源不竭的飛機――實際上意大利魁首也在發狠,德國人給了幾百架Bf-109或Ju-87,然後凱塞林和德國軍官團又節製了海、空軍,乃至連潘泰萊裡亞島上的空軍基地也規複起來了,他如果再不拉出去打隻怕要招來非議。
大師都清楚,布魯克元帥代表的第一種定見是支流,龐德的定見不見得是他本人的設法,更多能夠是丘吉爾的態度,不過借龐德的口說出來罷了。
“是該考慮規複……”霍夫曼歎了口氣,恨鐵不成鋼地說道,“點竄一下設想,把那些過期的150mm艦炮換掉吧,改成4座雙聯裝127mm高平兩用炮,然後把魚雷發射管弄到起碼,把麋集陣給我裝起來――不要華侈了4500噸的排水量。設想師明天奉告我,顛末嚴峻的製圖事情,他們發明刺蝟級3200噸的排水量很能夠不敷,要進步到3600噸以上,然後預算和工期都要加一點,施佩爾已開端承諾了,他但願3月尾之前能鋪設第一條龍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