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九章 意外(18)[第1頁/共4頁]

水兵飛機浩繁,陸軍一樣不甘逞強,拿到英國格羅斯特和德-哈維蘭有關技術後,洛克希德臭鼬工廠的XP-80項目快馬加鞭,已完成樣機製造與9次試飛,阿諾德要求本年年底開端量產,機型正式代號為F-80(注:汗青上也稱為流星,但英國流星是雙發噴氣,美國流星是單發噴氣)。彆的,在德國用噴氣群轟炸後,美國陸航司令部比汗青提早半年多對噴氣轟炸機提出正式需求。

因而4月18日,陸軍部下達了一個史無前例的號令,讓通用方麵按照出產圖紙技術要求仿造出產10輛美版IS-1(設備潘興炮塔)停止全麵測試,內部配件能用美國貨就用美國現有產品,時候限定3個月,同時M-26持續製造,履行兩條腿走路的目標。

倒是謝爾曼一向被設想師們以為很不錯,起碼比本國4號坦克更有潛力,以為美國人完整本末倒置。如果按德國套路,必然是仿效4號G的進級體例給謝爾曼打補丁,如將其前裝甲從51mm進級到80-90mm,並換裝新的坦克炮――如許改革後的新款謝爾曼穩吃4號G,能達到豹式90-95%的程度。

這時候斯大林老爹又急人所急送來2輛IS-1及全套圖紙,工程師為其設備美國對準儀和相乾內部設備後,一實驗對比下發明竟然還是IS-1機能更穩定,厥後乃至還換著設備了潘興的炮塔和火炮,這下各混亂了,一樣是40噸出頭級彆的坦克,潘興炮塔版IS-1各方麵表示穩穩賽過M-26,並且工程師表示如果美國來出產,很多細節不會像俄國人這麼粗糙,乃至拍著胸口表示,IS-1上那台柴油發動機可換成一樣500馬力的汽油發動機。

題目是38噸的小飛象明顯改革過甚太重了,與同為38噸的豹式比擬,火力弱(小飛象還是短管75mm炮)、矯捷肉、防備略強,但88/L56坦克炮還是穿,就算如許魔改也擋不住虎式,以是本來很好的創意被德國人帶歪了,美方冇去重點生長小飛象而是去加快搗鼓42噸的M26(潘興),乃至還把主張打到了IS-1身上。

實際上,空襲英倫三島並揭示先進兵器除了有請願這個設法外,另有耗損美國國力、抵消美國上風的動機。在通例航空武備範疇,德國雖有奇特上風,但團體氣力(不管數量還是飛機質量)弱於美國,之以是目前臨時能占便宜,一方麵是德國集合精力生長有限的飛機型號,特彆是幾近不太設備耗資龐大的4發轟炸機,節儉了龐大的經費開支;另一方麵是德國飛翔員多年戰役堆集下來的龐大上風,同機能程度、弄數量時美軍底子不是敵手。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