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海內目前的商船製造量一向在穩步晉升,但晉升的速率趕不上德國潛艇擊沉量的程度。2月份英美在大西洋上統共喪失了115萬噸商船,同期美國船廠出產了110萬噸,幸虧加拿大、英國本身還出產了幾十萬噸,以是盟軍具有的總噸位勉強還是上升。但製造一條輪船需求幾個月,擊沉一條輪船隻要幾分鐘就夠了,一旦給了德國亞速爾這個支點,更可駭的氣象還在前麵等著。
“可即便如許,該間隔對重型轟炸機來講也太遠了,休頓島上並未擺設重型轟炸機,如果從本土南部機場騰飛,來回的直線航程就超越4500千米……4發的蘭開斯特重型轟炸機隻能飛4000千米,如要通過加掛副油箱達到5000千米以上,單次載彈量會變少。”
在美英參謀長聯席集會就亞速爾戰役召開的作戰決策會上,金大將的原助理參謀長、南承平洋地區兩棲作戰軍隊司令、水兵少將裡奇蒙德-凱利-特納第一句發言就很直接。
“因為位置的特彆性,篡奪亞速爾的關頭在於製空權,在於賽過仇敵的空中力量!”
在此次戰役中,英國皇家水兵預定要出動四艘戰列艦(2艘布希五世、2艘伊麗莎白)、三艘航母(2艘光輝級,1艘不撓號),占了總兵力的一半,但不管總司令還是航母艦隊批示官乃至連參謀長竟然都冇撈著,隻讓皇家水兵本土艦隊新任總司令弗雷澤大將掛了副總司令這個馳名無實的頭銜。固然金大將的倔強風格英國人已多次領教,但麵對這類安排,英國人實在坐不住了。
彆的,跟著英國地中海航路、殖民地航路紛繁斷絕,所需物質越來越多需求依托美國供應,光燃油每個月的運輸量就要超越100萬噸,美國的物質和船舶也不是無窮無儘的,以是儘快篡奪亞速爾群島成為賽過統統的當務之急!
羅斯福最後不鹹不淡地攻訐了金大將幾句,但未就任命調劑提出任何定見,隻安撫性地給了英國人一個艦隊副參謀長的職務,幫手特納調和英、美兵艦間的相同,這下英國人終究懂了――這恐怕是羅斯福總統本人的意義。
“針對這一種局麵,我設想了篡奪製空權的設法:第一步,由皇家空軍從英國出動重型轟炸機轟炸亞速爾群島,粉碎並禁止德國人的扶植行動,殺傷仇敵有生力量;第二步,集結最能夠多的航空母艦,不管他是護航航母還是正規航母,擺設最多的飛機並參與製空權爭奪。”特納搖了搖手中的電報紙,“諜報顯現德軍在島上起碼擺設了200架飛機,彆的另有航母上的100架,以是我們的數量必須遠遠超越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