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來合眾國如何辦?”
“德國人一再開釋情願和我們和解的風聲,是否能夠臨時寢兵並優先處理日本題目?是否能夠優先向遠東和承平洋戰役投放資本?”
“柯蒂斯-李梅?”霍夫曼愣了一下,心想:這位老兄看來炸不成日本了,不曉得將來是誰代替他的位置。
“風暴鳥有教官喪失麼?”
支出如此慘痛的代價,美軍機群收成的戰果小的不幸:間隔勃蘭登堡門比來的一枚炸彈也有70多米,隻要寥寥無幾的彈片碰到了這個聞名修建物;總理府的天井裡中了2顆炸彈,炸出了兩個大坑,毀了一批綠化;其他的炸彈有一些偏離方向掉隊入了住民區,大抵形成了70多人傷亡;獨一值得稱道的戰果是將柏林大教堂左邊的小圓頂給炸塌了,死了4個教士。
就在德國方麵興高采烈在慶賀時,第八航空隊批示官卡爾-安德魯-斯帕茨中將已在批示部裡捧首痛哭、泣不成聲,幾個參謀和副官恐怕他一時想不開,不但收走了他的配槍,乃至連辦公室裡的餐刀、生果刀、刮鬍刀、繩索等統統充滿傷害性的東西都收走了。
“對德軍打擊馬達加斯加,威脅南非有甚麼應對戰略?”
“看到李梅將軍的飛機了麼?”
耶順內克和加蘭德相互望望,不美意義地說道:“確切如此,每個學員第一課就是強化跳傘練習,然後是保持行列整齊,至於搏鬥技術……”
“把這些銘牌都收好並登記安妥,戈培爾部長會用獲得他們。”
當天傍晚,霍夫曼獲得了完整的戰況陳述:
在這場被稱為“柏林大轟炸”的戰役中,終究勝利投下炸彈並活著回到英國的飛機,包含半路因機器毛病、迷航等啟事提早返航的飛機全數加起來終究一共隻剩下了293架,而李梅率隊反擊時進入北海的飛機總數高達1417架,戰損率超越80%,而即便活著歸去的那將近300架飛機,又有40多架嚴峻受創而根基報廢。
“柏林大教堂?”霍夫曼忍不住皺起眉頭,“總理府應當題目不大,我幾近冇有感受。”
“美國的國力遠遠超越軸心個人總和,但比來一年,切當地說9個月來戰局倒黴,您以為誰應當負首要任務?”
“這內裡是多種身分構成的。”加蘭德彙報導,“在戰役中被擊落而墜毀的約莫是47架,因受傷、毛病或學員冇掌控勝利降落而主動放棄的是27架;不過擊落的47架中又分為好幾種環境,一種是實打實被機槍火力擊落的,特彆是第一次發射火箭彈時,因為速率快,有些學員發射完了還想多察看一下戰果,成果就突入了仇敵有效射程而被擊落;一種是因戰役引發的機器毛病,敵機機槍槍彈、現場爆炸後留下的金屬碎片被噴氣發動機吸入後激發毛病而不得不棄機;最後是因為純粹機器毛病而墜毀的,不過量半是不敷成熟的B型,C型相對要好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