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目瞪口呆,造船還能如許搞?細想還真是這事理,美國不就憑這個彆例在弄自在輪、勝利輪麼?德國不也搞出了意誌輪?連帶圖紙也給了日本一套,固然日本一向以為本身造船才氣不差,但船政專家看過意誌輪圖紙後都悄悄表示,先彆說才氣如何樣,起碼在理念方麵,日本掉隊5-10年,而大範圍分段施工、電焊技術等才氣更是完善。為甚麼德國造潛艇又快又好?隻要看過分段施工、終究總成的套路就完整弄明白了。
船政專家測算後以為,一旦德意統合全歐之力,標準版航母可在德國、意大利、法國、荷蘭、比利時、西班牙、葡萄牙、希臘等國一年內完工20-24艘,加上日本8-10艘,一共是28-34艘。如果這還耗不死美國人,我們全部他殺算了。”
鬆田千秋解釋了詳細內容:“如許單艦作戰機能約莫可達到埃塞克斯級的75-80%,製作週期均勻比仇敵慢2個月擺佈,均在可接管範圍內。三國同一製作標準航母有兩大好處,第一,便當維修與部件配置,因為全構件通用,萬一德意艦艇在承平洋破壞或我兵艦艇在歐洲侵害,可就近保護;第二,便當集合利用與批示,不管飛翔員、水兵還是批示官麵對的都是同款艦艇,可敏捷交叉互換,構成三國軸心共同共同、結合作戰。加上此後三國軸心所用艦載機也滿是同範例、同標準飛機,會更加強化標準航母的戰術應用。
聽完堀悌吉的觀點,井上成美率先立正鞠躬:“長官,受教了!”
伏見宮博恭王和山本五十六坐著冇動,但也半天無語。現在局勢很較著,堀悌吉已把統統人都壓服了,連福留繁如許的鐵桿親信,古賀峰一這個幫手都不知不覺滑落到敵手的態度上去了。更何況伏見宮博恭王本人都以為如果真死1000萬就能贏,他很情願付這個代價。
鬆田千秋笑道:“最後我和你想的一樣,乃至比你還不開竅,但到歐洲親眼目睹德國坦禁止造流程後我就懂了,本來設備出產還能這麼乾。當時去觀光4號坦克出產基地傳聞德國一個月能造1500輛,我大吃一驚以為這絕對不成能,但實際上這數字另有很大潛力可挖。4號坦克裝甲是比利時人供應的,車輪、履帶是荷蘭人出產的,法國人造了變速箱和火炮,瑞典人供應了機槍,德國人本身造了發動機和觀瞄設備,然後同一在德國工廠總裝。現在傳聞德國人要把發動機技術也輸出給法國和意大利,德國此後隻出產極少數部件,大多數部件隻按標準圖紙發給各盟邦,把關質量驗收後同一總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