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野望(12)[第3頁/共4頁]

井上成美的題目也是與會世人的題目:既然數量已掉隊於仇敵,為甚麼還不尋求質量上風賽過敵手呢?

世人一齊點頭,等這位元帥水兵大將把答案解開。

“如果僅僅是1vs1的較量,赤鬆貞明當然毫無題目,可3vs3,5vs5呢?如果再擴大一些,50vs50呢?大師或許不曉得索科特拉島上的環境,伴隨我們練習的德國王牌飛翔員比比皆是――擊落數50架以上才被人產業作是真正的王牌,帝國水兵有50個擊落記錄的隻要赤鬆貞明一人,德國空軍有該記錄的數百個,德國海航抽調的大多都是優良空軍成員,如許的超等王牌起碼有40多個,德國海航固然隻要1年汗青,但飛翔員總數已衝破了1500,能上艦的起碼有800,我們折騰了近20年,累計培養出來的、能上艦的飛翔員也就是1000多一點,德國海航背後另有總架數超2萬、打遍歐洲無敵手的龐大空軍做後備,我們隻要為數未幾的岸基軍隊做後備,你們說如何打?

又是一句“對美七成”,噎得伏見宮博恭王喘不過氣來,全場全數無語,但很多人還是不太佩服,因為日本水兵因為一向尋求質量建軍,思惟上的彎一下子轉不過來。

這並非孤例,諸位必然看過大島大使發過來的諜報,英美千機轟炸編隊被德軍噴氣機痛毆,這就是操縱技術和機能上風碾壓,換了我軍飛機,飛都飛不了那麼高,如何痛毆?

哪怕再是固執的艦隊派,這景象下也冇人敢說是大和號,要麼期呐呐艾不肯開口,要麼吞吞吐吐很不甘心;但航空派可不管這些,大西瀧治郎頓時接茬:“航空母艦。”

“耗損品?”世人全愣住了,傾舉國之力製作出來的航母編隊竟然是鬆田千秋口中的耗損品?世人利誘不解,又將目光聚焦在他身上。

飛機機能當前是第一名的。在飛機機能持平或有上風的前提下,第二首要的是飛翔員本質,我兵艦載機飛翔員本質比德國、美國好是公認的,但赤鬆貞明返來卻說在劃一技術設備下打不過德國空軍,乃至打不過德國艦載機飛翔員,諸位曉得為甚麼?”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