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武裝黨衛軍的安排他考慮得比較成熟,像維京師、歐根親王師、北歐師都是軍功赫赫的一流軍隊,且認識形狀和向心力與德國本土軍隊無異,等閒捨不得裁撤,這些軍隊將成為歐洲結合防務軍隊的成員――名額掛其他歐洲國度,需求時可直接拿過來用!
遵循他的設法,德國如許一個本土人丁方纔過億的國度,彆說600萬,就連400萬軍隊都嫌多,哪怕再有環球好處需求保護,最好就是75萬(歐洲軍隊,此中25萬屬快速反應軍隊)+125萬(本土軍隊)+50萬(外洋軍隊)+20萬(黨衛軍)的配置擺設,同時具有較大範圍的後備兵力和動員層次,如許不管打低烈度戰役還是天下大戰,德都城有充分的應變才氣。
陸軍固然在兵力上裁兵力度很大,但在人事安排上占了先機,駐守美洲、非洲共和國、亞洲領地的軍官大多由陸軍派出,德屬東非、德屬西非、中東等大片外洋駐軍也以陸軍為主導,同時還從霍夫曼口中獲得了將儘能夠派出軍官出任歐洲結合軍隊職務的包管。如許一來,看上去裁軍對陸軍影響不小,但對以中初級軍官為核心的容克階層影響不會太大――這類需求的政治讓步霍夫曼隻能先承諾下來,不然其他行動一步也推不下去。
遵循最高統帥部進度表:1945年1月1日前要完成首批100萬軍隊裁撤任務,然後到1946年7月1日前完成12月鼎新中商定的兵力減少打算。
12月鼎新中空軍有得有失,團體而言仍然是受益兵種。空軍雖將陸航、海航部分兵力劃出而喪失了近10萬體例,但統帥部並未團體緊縮空軍範圍,總體例根基保持穩定,同時承諾增加經費鄙人一階段生長計謀軍隊――近似美國陸航的計謀轟炸、計謀空運軍隊將得以組建,德國不但要具有大量4發重型轟炸機、運輸機,還籌辦上噴氣式!光me-364及其運輸改型的訂單就達到1000架之多。
在以軍事竄改成核心會商內容的計謀集會上,國社和軍方高層還順勢會商有關財務、經濟和產業佈局一攬子戰略,個彆人提出是否能消弭總動員狀況,規複普通作息軌製,因為跟著100多萬勞動力返國和軍事訂貨減少,持續對峙三班倒持續功課將導致失業安排、產品銷路等一係列題目。
跟著利比亞原油產量增加和中東石油加大供應,德國在12月竄改中承諾確保意大利產業和軍隊所需的燃油供應,意大利本來每年起碼需600-700萬噸石油,德國一向隻能包管300-400萬噸,供應目標達到800萬噸後,齊亞諾當局在多方麵迴旋餘地將比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