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部賣力詳細的歡迎事情,侯詢以為我堂堂大明禮節之邦,不管對方是甚麼來頭都要以禮相待,並且要大禮接待,才氣彰顯大國風采,讓爾等蠻夷曉得天威,以是對玄琪和薑戌並冇有限定行動,相反還派出禮部官員和侍從保護,任由他們到處遊走
“薑兄所言極是,本貝勒對東林的故事也很感興趣,我們無妨出來一遊”五阿哥一鼓掌中的摺扇說道
五阿哥身穿團龍蟒袍走在步隊的前線,南京的氣候太熱,才四月天就已經熱的戴不住帽子了,明朝官員們戴的是網眼式的烏紗帽,穿的是薄綢子的官服,天然不感覺甚熱,但是滿清的官員們卻分歧了,他們一起自北方而來,穿的還是夏季官服,頭上也是玄色的暖帽,被春季裡的陽光一曬,渾身都是臭汗,驍騎營的兵士們軍容嚴整,誰也不敢亂動,但是貝勒爺就冇有那麼嚴厲了,他很隨便的將頭上的大帽子摘下來,暴露一個青皮鴨蛋一樣的大禿頂,後腦勺上留著一塊銅錢大小的頭髮,由這塊頭皮上引出一束髮辮來,這就是所謂的滿族標準髮型款項鼠尾了,看到五阿哥帶頭,其他的滿漢大員們也將帽子摘了,高傲的向南京群眾揭示他們醜惡的髮型
現在的情勢和南宋期間宋金耐久對峙的局麵很近似,兩邊都虎視眈眈的想將對方一口吞下,但是又都冇有阿誰氣力,以是大師心照不宣的整天和談,談來談去的不過是相互摸底,遲延時候,等本身的氣力積儲夠了再開陣仗
五阿哥和薑戌好不輕易到了江南,天然要好好玩耍一下,他倆換上了方巾藍衫,在禮部官員和錦衣衛的伴隨下流覽久負盛名的秦淮風景,當然驍騎營的官兵也換上了明朝的服飾跟從保護
墨客們立即圍了上來,將這群來源不明的傢夥擋住,隻聽那群人中發作出一聲詰責:“你們大明的讀書人就是如許接待盟國高朋的麼?”
南都城內並冇有多少人親目睹過韃子,之前從北方避禍來的貴族們當時也是望風而逃,冇有見地過滿清的殘暴,再加上比來明軍在山東的戰事還算順利,這類民族之間的對峙情感並不如之前那麼激烈了,老百姓們看著滿清的使團更像是看北方來的馬戲團
客歲東林黨人篡奪政權以後,錢謙益派人重修東林書院,無錫舊址上扶植一所書院,南京東門外也製作一所,稱為二部,伴池、東林精舍、麗澤堂、依庸堂、燕居廟、三公祠、東西長廊、來複齋、道南祠、東林報功祠等首要修建,和無錫的一部完整一樣,並且因為二部在都城郊野,所之前來就讀的門生比無錫的一部還要多些,整日裡充滿著莘莘學子的身影,書院的大門外就是秦淮河的劃子埠,乘著小舟能夠直接旅遊秦淮十裡煙花地,正合適風騷才子們居住學習在這裡學習的年青人都是天下青年學子中的俊彥,非論是才學還是家世,都不比城內國子監的門生們差,如果說國子監是北大的話,那東林書院就是清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