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數紅色的降落傘和雪花一起從空中飄下,重重的砸在地上濺起一團雪霧,每個降落傘上麵都拴著一個長方形的木箱子,箱子內裡用鐵皮箍了三道,堅毅非常,撬開箱子後能瞥見內裡裝著五支精美鋥亮的新式火銃,箱子底還墊著簡明版的申明書,上麵冇有字,隻要圖解,就連不識字的兵士也能按照申明書操縱這類新式火銃
五更時分,天還是黑漆漆的,西夏軍的馬隊悄悄完成了集結,數萬馬隊堆積在白日用死人堆出來的通道前,竟然冇有收回任何聲音,比及東邊呈現一絲魚肚白的時候,丹濟拉一聲令下,萬馬奔騰,西夏軍策動了最後的打擊
劉子光也是第一次拿到迅雷銃,他愛不釋手的把玩著這支利器,胡桃木的槍托,黃銅的機匣,精鋼的銃管,另有鋒利的刺刀,通體高低閃爍著文明的光輝,銃托裡可裝雙排七發定裝零點三寸口徑的槍彈,每次扳動扳機護圈下方的壓桿,便能夠敏捷地退殼上彈,行動一氣嗬成,快速非常,並且射程和能力都很不錯,以是被兵部兵工署那幫學究定名為迅雷銃,倒也名副實在
除了火銃箱子,另有盛滿槍彈的彈藥箱,內裡一樣用鐵皮箍著,內裡是蠟紙包裹的槍彈,每十二發一小包,能夠直接壓在這類新型火銃的彈匣裡利用,木箱子上用黑油漆標瞭然火銃的稱呼,乃是欽定天啟十四年式兵部監造迅雷銃,用藏在銃托裡的管狀彈簧彈匣供彈,能夠裝填七發槍彈,火力持續性比本來最早進的轉輪五連發要強
迅雷銃是劉子光從北京帶返來的人才戴梓研製的,從研發到定型不過幾個月時候罷了,這內裡既有戴梓的奇思妙想經心設想,更有大明堅固的金屬化學工藝作為依托,如果冇有合適的鋼管,無煙火藥,即便如戴梓如許的巧匠能人也難以設想出如許精美的火器
雪地豐富,起初落地的那些已經化成了冰,西夏戰馬蹄子上都纏了製止打滑的東西,成千上萬的戰馬踏著積雪而來,騎士們身著帶著長長出風的皮袍子,威風凜冽,皮帽子兩側垂著狐狸尾巴,更顯英姿颯爽,馬刀雪亮,長弓在手,一同驅動坐騎,從小跑轉成快跑,然後變成疾走,兩軍相距不過數裡之遙,固然有些積雪但也不至於影盜賊速,西夏馬隊敏捷靠近了紅衫軍的大營,隻見堡壘中一片暮氣沉沉,連小我影都冇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