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固、馮國璋和聶鵬程、周昭明略一合計,決定請壽山、夏青雲率馬隊以埋冇之行動過湯溝子,保障四營的右翼,並作為突擊兵力。
再說楊格親身帶領的南路支隊是主攻力量,炮營和騎哨都在南路。宋占標的2營、戴超的3營設備堪比1營,實戰經曆和新式操法都不缺,另有方纔趕到的肖真惕一哨被楊格抓為親軍哨。彆的,岫岩團練在日軍的進剿中固然大部鳥獸散,隨昌毅卻帶著三百多不肯給小鬼子當順民的弟兄躲進山裡,此時也作為南路支隊的力量分作兩半,一半賣力監督岫岩城內的日軍意向,一半共同炮營護炮隊保護勺子河西的炮兵陣地。
實在,這句話對於現當代界的陸軍而言,實在是莫大的嘉獎!炮兵就是炮兵,步兵就是步兵,把37口徑的行營炮獨立體例為一隊,隨時伴隨步兵遂行攻防戰役,這是武毅軍炮營的“創舉”!
呼吸困難了.......認識恍惚了.......狗日的、卑鄙的小日本兒!
“2營!”宋占標從雪地上一躍而起,挺起步槍高呼:“呈三列散兵戰役線,進步!”
楊騏源一溜煙地跑了,王傳義看看手裡的物件,當即,楊格和修械所徒弟“聯手打造”出來的圖版式射擊批示器扯住了他的目光。金屬邊框、薄木板為底,底板上繪有座標網,邊框加粗的位置連接著扇形方向分劃板,扇形方向分劃板通過能夠調度連接件與長矩形的表尺分化杆相連......管帶大人已經將一份二萬五千分之一的輿圖壓在底板上,還標註出幾個方位參照物的座標和圖上位置。
楊騏源蹲在雪地裡,用肉眼察看河東岸的黃花甸村和渡口的那座望台。黑漆漆的視野中,更加黑黝黝的村落和望台在夜幕中閃現出剪影來,他需求通過察看與王英楷、隨昌毅的說法印證,繪製出一份簡樸炮擊參照物方位圖來供炮營二隊的四門37炮利用;再與緝獲自日軍手中的兩萬五千分之一輿圖相對比,為炮營一隊的四門75克虜伯炮體例射擊批示表。
人群中,搶先幾個男人一邊跑一邊嘶聲叫喚:“彆開槍啊!彆開槍啊!”
既然經曆了千辛萬苦跑到黃花甸來打鬼子,就得遵循幫統大人的體例好好籌辦一番,火炮能過河當然好,不能過河也要打,還要打好、打準、打得更猛,讓倭酋也看看咱中國炮兵的威風!
“開槍!”
南路支隊反擊了,2營為右翼,3營在右翼,兩翼連絡部的火線是37炮隊快速跟進。千餘碼的間隔,在炮火幾次在黃花甸村口、矮牆處炸開和彌散的硝煙保護下,在南路支隊1700餘名官兵的腳下很快收縮到300碼擺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