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7 【總理遼東軍務】[第3頁/共4頁]

宋慶北歸,銘軍、毅軍與盛京的盛字練軍、吉林的吉字軍會師,又與緩慢聲援南路的黑龍江軍會師,頓時有兵強馬壯之感,當然是萬分的安然了。但是,留在蓋平的拱衛軍、嵩武軍、親慶軍近7000官兵如何辦?日軍還會放開海城西南的虎樟屯、晾甲山通道,讓這些淮軍部伍疇昔,與宋慶之主力彙合?

隻是,周馥呈上的密信給了宋宮保當頭一棒!

“蘭翁(周馥號蘭溪,同級同僚中以號稱呼以示尊敬,周馥品級稍低,但是文官身份,故能與武將之宋慶比肩),以宋某之見,此乃聶軍門麾下以外務,該當轉交聶軍門措置。當然,總理前敵營務處該當派得力之人襄助聶功亭查辦,宋某也會派人奉告士成老弟加以幫手,待查清以後報告總督衙門決計。”

牛莊城,幫辦直隸軍務前敵營務處。直隸按察使、總理前敵營務處的周馥抱病從奉天趕來,向宋慶呈遞了一封密信。

周馥聞言,心道:鼎臣所發難例一旦查清失實,恐怕就不是宋帥您能諱飾得過了。他正要說話,卻聽營外有人高喊:“聖上電諭到!”接著,一人不待宋慶出聲就進入帳內,他身材矮胖、臉型圓潤卻有一雙眉眼和一抹透出幾分威風的髯毛,頭上三品頂戴,手持一卷文書,不是留駐奉天辦理糧台、電訊的察看使袁世凱又是誰?

軍事統帥用他的實際施動出售了國度好處,對此,楊格隻能恨得牙癢癢,卻無可何如。究竟上,在楊格專力於五營整訓而尚未建議對宋慶的非難或者其他的“討伐”時,宋慶已經獲得了最好的來由,籌辦對“叛變淮軍”、“圖謀不軌”的楊或人發難了。

東路勝而南路敗,朝廷、聖上對南路之非難從無間斷,南路諸軍統領大半被剝奪頂戴,留軍效力,以觀後效。而東路呢?大家得了厚賞,加官進爵者不在少數。更令人憤恚的是,依克唐阿,東路之統帥,旗人,現在成了朝廷諸公嘴裡打擊淮軍的大棒,成了打宋慶、李中堂臉麵的清脆耳刮子!他們明顯忽視了聶士成的蘆榆防軍的存在。究其啟事,還不是因為阿誰楊格助旗軍而不助淮軍嗎?密信中說了啟事,楊格與壽山之弟永山乃是換帖拜把子的兄弟!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