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可不能說。”劉總奧秘一笑,“不焦急,漸漸看,這燈亮光度還行吧?”天花板上一排排的日光燈,將屋裡照得如同白天。
“有倪先生在,我哪敢獻醜。再說我不堪酒力,已經有些把持不住了!”唐易微微一笑。
影子木,又叫癭木,並不是指某一種木料,而是很多具有“癭”的特性的木料。所謂癭,就是瘤疤,構成的木紋圖案多姿多彩,很受人愛好。樺木癭,柏木癭,榆木癭,楓木癭,算是比較常見。
這四隻小杯子上的鬥彩圖案,彆離是王羲之愛鵝、陶淵明愛菊、周敦頤愛蓮、林和靖愛梅。所謂四愛圖,就是這個,四個汗青上的文人名流,四個傳播甚廣的意趣典故。綠柳白鵝,**青山,粉蓮碧水,褐枝紅梅,四隻小杯子上,就那麼小丁點兒處所,卻畫得美好非常。
進了辦公室,門外另有一個保鑣兩個保安守著。這影子木的書案上,冇有毛氈宣紙,想必是提早清理了,上麵是一溜四隻小杯子。
“唐先生,萬事無絕對,既然號稱到手千古名器,無妨去看上一眼,就當飯後消遣了!”閔天笑看唐易。
“高人就是高人,倪先生還冇上眼,就曉得不是本朝的。”唐易似笑非笑地說了一句,“我再去獻醜,的確是不太好。”一聽成化鬥彩,唐易更不想去了,這東西,哪能隨便買到?連倪仲偉都看不上的人,獲得真品的概率太低了!
“電話裡冇說太多,我看本朝真品是不成能了,主如果去看看是甚麼時候的仿品。”倪仲偉介麵道。
不過,這時候唐易好似已經不再去看這四隻杯子,轉而說道,“劉總,你這楠木癭的書案,的確很標緻,這和飛鳥走獸如此相像的木紋,這些年可不輕易找了!”
“想不到唐先生對木料也這麼有研討。”這位劉總有些迷惑,這楠木癭的書案,有法兒跟成化鬥彩杯比麼?你這纔看了幾眼,如何倒研討起這個來了?但是出於規矩,又不太美意義直接問。
“噢?是甚麼杯子?是雞缸杯還是壓手杯?”閔老問道。固然問得挺急,但也聽得出來,他並不信賴。成化鬥彩杯,如果本朝真品,不要說一堂了,就是一隻,那也不遜於他剛到手的元青花罐。
“聽起來可不簡樸,說是一堂成化鬥彩的杯子。”倪仲偉一本端莊的說道。所謂“一堂”,是杯子上的說法,兩隻叫一對,四隻叫一堂。
楠木癭就要高一個層次,至於花梨影子木,那就更貴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