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首發來自17K小說網,第一時候看正版內容!R405
這是一種甚麼樣的感受?
呼風一說瓷都出了重器,唐易當即想起,河野平能夠已經去了瓷都,而河野平也說過,瓷都能夠出了一件元青花人物大罐。
所謂商周無大器,本身是一句鄙諺,是說商周的玉器沒有大型的,都是小玩意兒,這一句鄙諺在民國之前傳播得特彆廣。後來跟著考古的新發明,這個說法漸漸地不攻自破。
唐易又看了看躺在木匣裡的玉刀。長片,七孔,四組紋飾,正反不異,非常簡樸,卻又流暴露幾分端莊乃至嚴肅。深綠色的玉質,和淺顯的碧玉彷彿又有分歧;因為有土沁,加上這麼多年的風化腐蝕,以是表麵很有一種滄桑感。
唐易沉吟道:“傳聞繪有當年春秋戰國期間人物故事的元青花大罐,本來是設想了四組圖案,鬼穀子下山,老子出關,莊子夢蝶,墨子守城。但是,除了鬼穀子下山,其他的大罐連個瓷片都沒冒出來過…現在,傳言在瓷都呈現的這件元青花人物大罐,會不會是此中之一呢?”
用飯的時候,三人的話題天然是環繞著瓷都展開。瓷都在中原陶瓷史上的首要職位,不言而喻。現在,瓷都不但漫衍這大量的陶瓷廠,並且古玩市場也很繁華,不但獨一瓷器,各個門類都不缺。
“出甚麼事兒?文物定級和這個沒乾係,既不是偷的,也不是盜掘的,這都是外洋迴流的,我這裡拍賣和談,海關證明都有,沒問題。”呼風說的也不是沒有事理,這東西來路問題不大,呼風既然開了公司,天然曉得如何躲避風險。
見此,唐易也不再多說。他算是看明白了,切莫說來路沒問題,就算來路有問題,隻要賺大錢,呼風一樣能鋌而走險。
“這一對八寶賁巴瓶是有人定好了的,不費事,隻等我三兩天,交貨收錢以後便能夠解纜了…這把玉刀,如果能從速脫手,那就更好了…”呼風說著說著,精力頭兒高漲起來。
“來,為我們三人能順利南下瓷都乾一杯…”呼風意氣風發,舉起了酒杯。從地理上看,山州在北,瓷都在南,相距較遠,從山州到瓷都,說是“南下”,倒也貼切。
“我如果去的話,得和我店裡的哥們毛一一起去。”唐易俄然想起來,他承諾過毛逐,如果去瓷都的話,會一起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