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塊老插屏,做工精美,雕工高深,我們老闆說,是清三代的佳構。”大眼睛伴計見唐易看了好久,便在中間先容道。
唐易很快就被一塊插屏吸引住了。
這塊插屏用的是榆木的外框,屏芯一麵是楠木的,另一麵是白鬆石的。切當地說,是將一塊白鬆石鑲嵌到了楠木底板上。這塊插屏算是店裡最大的,整高約有七十厘米,寬約半米,單看屏芯,大抵是一個四十多厘米的正方形。屏芯是牢固的,不能換插。
傳聞“照夜白”這匹馬,是唐玄宗最喜好的禦馬。浮雕中,這匹馬被係在一根木樁上,體型健碩肥壯,瞪目張嘴,鬃毛飛揚,四蹄躍動,作舉頭嘶吼狀,彷彿要離開束縛,騰起奔馳普通。
實在唐易內心明白,這伴計那裡是聽劈叉了?賣東西嘛,天然往好了說,並且裡手也不會有那麼多,有幾個能精準辯白清三代和清朝其他期間的東西?
當然,比來十年來,其他的古典傢俱連續呈現高價,屏風保持的記錄不再。比如同是黃花梨的東西,有一把明朝的黃花梨交椅,就拍出了將近七千萬的高價。
“讓您見笑了。”老闆又對唐易說道,“您看上這塊清朝插屏了?剛纔聽到您對斷代另有高見啊!”
“噢?從工藝上,我隻能看出是清朝的。並且晚清的插屏,屏芯多是活的,這塊倒是牢固的。您是如何判定是晚清的?”老闆倒是個綿裡藏針的主兒,一邊斥責了伴計,一邊也得讓唐易說出個不是清三代的道道來!
這白鬆石上的浮雕,恰是遵循《照夜白圖》的內容來的。
“對,對,老闆說是清朝,是我聽劈叉了。”那伴計當即說道。
唐易啞然發笑,這算甚麼邏輯?該是甚麼就是甚麼,古玩的斷代,哪能如此牽強附會?“這必定不是清三代的,要晚!”
這個用浮雕表示出來,實在比劃上更顯立體,因為肌肉線條相對凸顯。並且巧了,照夜白是白馬,白鬆石的底色倒是合適,很多玄色紋理還能奇妙借用。
老闆這一拳打到了棉花上,並且唐易問價,又不能不接,他眉頭微皺,“如果晚清的,那價兒可不一樣了。固然我不能完整鑒定是清三代,但也不是冇有這個能夠。我的訂價,起碼照清中期來,可比晚清要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