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易眼神略略一變,但很快又笑道,“趙先生的東西,是今兒就帶著,還是我們約好時候再見?”
唐易不動聲色,心說可算是明白單爺的說話氣勢了,剛纔鑒定“秦朝”頭盔的時候,也先說是秦朝的質料,接著才把實底兒撂出來。現在又是如許,先說唐朝初期的製式,接著還添了句“有銘文就好了”,下邊,該轉折了!
並且,青銅器一類的東西,是不能隨便收的,特彆是活埋的東西,更特彆是陌生人送到店裡的東西!不知根不知底,誰曉得是來送寶還是送禍?
趙先生神采一變,“您這是甚麼意義?”
崑崙這個詞兒,在這裡天然就不是崑崙山的意義了。古漢語中,崑崙另有個意義,就是指黑的東西。唐朝呢,相沿了這個意義,把皮膚黑的人稱為崑崙人。
這個環境,放到明天,剛好有“傳承”――菲傭。這自古以來善於當仆人的智商,也不怪他們亂喊亂叫南海是他們的。
“單爺談笑了,哪能甚麼功德兒都趕上?”趙先生也端起茶杯抿了口茶,“我記得有一麵隋代的銅鏡,帶著胡人的紋飾,有一圈銘文,十年前就拍了將近四百萬!”
“不曉得你們店收不收青銅器的東西?”男人笑了笑,接著又問道。
“崑崙奴的紋飾不錯,如果有銘文就更好了!”單連城又說了一句。
“這紋飾有點兒意義,崑崙奴,新羅婢。”唐易也跟了一句。
“我帶來了。”這位趙先生拍了拍皮包。
“免貴姓趙。不會抽菸,感謝。”男人伸出左手擺了擺。
以是,崑崙奴,也就是指那些處所來的膚色黑的奴婢。這些處所的人,皮膚當然比中原人要黑。這前人比現在講究多了,把黑奴都叫得這麼好聽。不過,崑崙奴的說法比較多,比如另有一種是說來自偏於地區的少數民族。
老譚叮嚀大康給這位趙先生上杯新茶,他也冇疇昔,因為得在店麵裡支應著,來了其他客人好號召。
這麵銅鏡尺寸不小,目測應當在25厘米擺佈。也是黑漆古,不過鏽層偏薄一點兒,色彩冇有單連城的那麵黑亮,暗淡一些,褐色的感受多一點兒。
唐易心道,又是銅鏡。這剛得了一麵銅鏡,碰上甚麼東西,還真能引來不成?還成雙的來。
“我姓唐,您如果不介懷,我們就去裡邊說?”唐易應道。
唐易帶著趙先生在八仙桌邊坐下,然後指著單連城說,“這是我們店的掌眼,單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