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元慶拍了拍程咬金的肩膀,笑道:“你也不錯,首功是你。大功可排第二,我會重賞於你。”
“卑職羅士信拜見總管!”羅士信快步走進大堂,單膝跪下施禮。
【注:共城縣在今銀河南輝縣一帶】未完待續
楊元慶眉頭微皺,實在他倒感覺宋金剛在不在河內郡的意義並不大,竇建德想要的是糧食充沛之地作為爭奪河內郡的後勤基地,他的目光落在了新鄉縣上,這裡位於永濟渠旁,是盛產糧食的重地。
一步棋子失誤,使他將不得不麵對提早和竇建德牴觸,在他的打算中,竇建德本是他河北計謀的最後一環,楊元慶心中也明白,和竇建德的此次河內之爭,會引發連續串的結果,乃至會竄改全部中原的權勢格式。
“多謝總管嘉獎!”
他們返回城外大帳,中軍大帳內燈火透明,正中擺放著龐大的沙盤,楊元慶站在沙盤前深思很久,又問羅士通道:“宋金剛現在在那裡?”
太守楊則也是弘農楊氏族人,但和楊素不是一支,算得上是楊元慶的遠親,原任延安郡長史,當初也參與簽訂了關北六郡共同防備和談,被禦史彈劾而調離了延安郡,幾經展轉後又獲重用,官拜河內郡太守,楊則本年四十餘歲,為官多年,非常地jīng明世故,屬於那種既腰包撈足,但同時又極有民望的宦海老將。
一隊千餘人的步隊疾奔而至,為首大將恰是徐世績,他飛奔上前,翻身上馬,單膝跪下施禮。“末將徐世績拜見總管!”
河內城就位於這片大海般叢林的絕頂,彷彿方纔經曆一場大戰,城池塗上了一層血sè,一條玉帶般的大河繞城而過,在落日下波光粼粼,真是殘陽如血,江山絢麗。
宋金剛投降竇建德已成為究竟,現在他要做的事,就是麵對實際,把竇建德的權勢擋在河內郡以外。
楊元慶趕緊扶起他。安撫道:“我一向很遺憾對宋金剛的放縱,乃至養虎為患,但獲得了君廓將軍,我感覺這又是遺憾中的大幸,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前人誠不欺我也!”
楊元慶感遭到了王君廓發自肺腑的誠心,作為一個上位者,他很清楚對武將而言,最首要的是光榮,光榮不但靠款項和官職表現,言語的尊敬也是一種光榮的表現,收錄敬之、臨戰用之、建功賞之、失利責之、違令罰之、立國蔭之、身後厚之,恩威兼施,對方纔氣斷念塌地為本身效命。
楊元慶點點頭道:“君廓將軍不必煩惱,統統才方纔開端,還會有很多建功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