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動靜讓楊元慶也微微吃了一驚,如何回事?竟然在黃河上查獲裝滿火油的船隻。那裡來的火油,要運給誰?他立即詰問道:“運火油的船隻在那裡?”
很快,兵士們將一名中年男人抓上船,他便是這兩艘船的船長,他傳聞運的東西是軍用禁品,嚇得他腿都軟了,跪下連連叩首,“將軍饒命,我們隻是民船,被他們雇傭,我們儘管運貨,彆的甚麼都不曉得啊!”
“就在船埠邊上,那兩艘大船就是!”
船東倉猝點頭,“閿鄉縣的船隻一共五十多艘,大師相互都熟諳,我們的船是第一個被他們征用,以後有冇有我們不知,但之前必定冇有。”
楊元慶也忍不住笑了起來,他隻是要把話說清楚,實在貳內心也明白,以楊師道的聰明,他不成能去助楊侑,固然他是皇族,他也會向前看,而不會去沉淪一箇舊王朝。
楊元慶點點頭,他已經不需求再問下去了,唐軍絕對不會隻運兩艘船的火油去幽州,前麵必定另有,也不但是火油,還會有彆的軍資,他當即叮嚀身邊親兵:“立即趕去河內郡找徐將軍,就說是我的號令,命他嚴格盤問每一艘北上船隻,一艘也不能放過。”
未完待續
楊元慶隨即叮嚀校尉:“把火油卸下,這兩艘船當場征用。讓他們建功贖罪!”
楊師道心中湧起一股暖意,楊元慶並冇有因為他這幾年的拜彆而變得冷酷,就彷彿他明天賦拜彆,他也按耐不住心中的高興笑道:“我拜彆時你曾說過,假定有一天我想另找一條前程,就來五原郡,太守的位子仍然給我留著,我能夠隨時來就任,以是我此次返來了,持續去當我的五原郡太守。”
固然李淵也具有了火油在楊元慶的料想當中,但貳心中還是有些感慨,一次火油風波使他認識到了軍事技術在戰役中傳播的敏捷。像火油,一旦它在戰役中闡揚了能力,那麼統統權勢都會孔殷地尋覓它;另有沙盤,他傳聞王世充也開端利用了,那麼李淵的軍隊中必定也會呈現。
實在楊元慶內心明白,高熲之子高德弘曾在蜀中為官,他奉告本身,蜀州也有火油井,烏黑如漿,取之不竭,本地村民用來照明,還用來治病,本身操放火油幾次大敗突厥人,滿朝皆知,李淵他們莫非會想不到嗎?
楊元慶一言不發,走進堆棧,堆棧擺列著密密麻麻的木桶,幾名流兵正在盤點物質,堆棧滿盈著一股火油的腥臭,火油也就是石油,從井裡流出後,在專門的油脂池裡沉澱數rì,便能獲得比較輕質石油,合適於燃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