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6章 不會愛國士大夫[第1頁/共4頁]

並且大周共和國執當局不會給錢,都得靠吳表臣他們幾個降官去想體例。

武義勇軍務繁忙,交代了一番後,也冇在知州衙門用飯,也充公禮,拍拍屁股就走了。隻留下一群“不會愛國”的文官在知州衙門內裡一邊用飯,一邊籌議如何為大周共和國效力。

捐了賦稅就是秀才,就去考舉人。冇有賦稅或是不捨得捐納,那就有多遠滾多遠。

“真的會如許嗎?大宋不是與士大夫治天下嗎?不是養士一百數十年嗎?”武義勇卻有些難以置信,“大宋的士大夫應當和我國的百姓差未幾吧?莫非不曉得要愛國嗎?”

諸位感覺這個代價如何樣?”

不會?愛國另有會不會的?

查田的事兒一是履行力度的題目;二是測量戰役麵多少。

作為一個周國的二代軍事百姓,武義勇底子不能設想內奸入侵周國的時候,百姓們不拿起兵器抵當,而是爭相投奔當帶路黨……哪怕是天津市內裡的工商百姓,也不至於如此啊!

哪回周國和仇敵兵戈,天津市的百姓不是主動當兵的?天津市的百姓兵可不是為了田莊參軍的——獲得了田莊就會成為騎士或府兵,需求耐久退役。以是工商百姓的二代們除非考入騎士學院或水兵學院,不然是不會轉為騎士的。

“1000石麥子不貴……能夠蔭200畝田和五口人呢!還能夠做個芝麻小官兒。”

吳表臣又道:“捐30石麥子或一匹騾馬就能當一次秀才。捐1000石麥子或30匹騾馬就能當一輩子舉人!

這鍋甩的好,這馬屁拍的也好……吳表臣的賢人之書,公然冇有白讀啊!

並且人家也不會查不清,阿誰形學啥的,大周的小學就教了,軍中的伍長大家都會的。到時候量一量,算一算,就都清楚了!”

大周非論甚麼七不準八不準的,就一個不準,不捐納者不準考發解試!”

武義勇一愣。吳表臣接著說:“所謂知易行難!忠君愛國之事也是亦然。曉得是一回事兒,要真正實施,又是另一回事了。

現在吳表臣自說自話給大周共和國定了個“推舉秀才”的標準,就是用賦稅來買!

在場的幾個知縣提出了疑問。

而這一百數十年來的重文輕武,使士大夫隻知文而不習武,亦是宋賊曆代君王孜孜所求之事。既然士大夫都不習武,那又如何保衛江山社稷?曉得愛國又有何用?白白送命的事情,行之又有何益?現在的局麵,提及來都是宋賊帝王自找的,又怪得了誰?不過萬幸的是我中原另有大周共和之國,不然現在南下的就是遼金胡虜,永嘉之禍就要再現人間了!以此而論,令尊不但是大儒,還是中原的賢人啊!”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