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波鎮上的環境要比四周的草市好多了,乃至比十幾年前還要繁華。這裡是大運河在西邊的起點站,江南絹、天津布、定州瓷、燕山鐵、遼東麵甚麼的,都會由綱船一船船運來。然後再由陸路向西販運,直到悠遠的七河之地。
此中大宋出河東、昭義(走飛狐口)、朔方攻大同府。大周北攻上京臨潢府和黃龍府。西遼則掃蕩漠北草原。涼國則出河套草原,從西麪包抄大同府。
既然天子有旨,當然得去接了。不過這份旨也不是宣麻大詔,隻是授武好文為鴻臚寺少卿,龍圖閣直學士。
舊學、新學之間,向來是存著隔閡的,向來冇有結合上書朝廷的先例。
不過在對宋來往的時候,還是要用一點讓人看得懂的名號。以是鳳鳴山現在就是涼國天理閣大學士,聽著就很會講理……
崇政殿內,大宋天子趙佶眉頭微皺,望著鳳鳴山:“四方伐金真的能贏嗎?都說金國兵強,賽過昔日的大遼啊!”
“朝廷請學士出使,是不是和比來北虜擾邊有關?”
“聯絡太學、武學、青城……但是武學、青城學宮是新學啊。”
武好文等幾人在鎮子上轉了轉,就到了掛上了好多塊“進士家世”牌匾的大宅門口――武家這十幾年來,倒是出了一批進士。不過因為武好古的連累,官運大多不好。但是武家在洛陽的家世倒是節節高升……誰也不曉得他們家甚麼時候就又是皇族了!
作為大學士,鳳鳴山此來開封府天然身負重擔的。他給大宋朝廷帶來了遼國答覆的動靜,以及一個四方伐金策。
不過這條絲路對於平常的麻布土絹並冇有甚麼用。因為通過水路多量運到白波的江南絹、天津布在代價上並不比洛陽本地的絹布高貴,東西還好很多。
“去一趟開封府,我輩墨客,負擔天下,豈能坐視國度被胡虜欺負?”
答覆的遼國當然是耶律大石的西遼了。而四方伐金策可就短長了,需求大宋、大周、西遼、涼國四方聯手,圍攻大金。
兩個新科進士都方纔仕進,還冇有領授調派,接管宦海打磨,恰是最意氣風發的時候兒。聽了武好文的話,便探聽起來了。
如果朝廷再將南邊的交趾升為越國,命其看管南邊。那麼趙佶就會變成號令四方的“宋天子”,而天下也將在名義上歸於一統了!
武家宅門內裡有幾排拴馬柱,柱子上拴著幾匹驛馬。
送走了進奏院派來的進奏官後,武好文就去內廳見了何栗和秦檜。他嘴上也冇有把門的,就把本身猜想的將要出使大金國的事情和他們倆說了。還問秦檜想不想作為使團隨員走一趟大同(何栗是狀元,自有一份大好前程,不會挑選出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