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複仇狂魔[第1頁/共4頁]

這的確太不成思議了……

即便是最猜忌的詭計家,恐怕也不敢設想刁悍一時的突厥汗國,竟然是覆亡在如此詭計之下,斷絕於一個漢人的複仇之手!

“先生次來,不知有何見教?”

說實話,有些牽強。

這令近些年飽受大唐文明腐蝕的阿史那思摩深感慚愧……

他說著本身悲慘的出身,娓娓道來,卻彷彿在陳述著旁人的故事,腔調安靜並未有多少波折。

“願聞其詳!”阿史那思摩從速說道。

對於麵前安然承認用詭計覆亡了突厥的趙德言,他更不知本身應當用甚麼樣的態度去麵對。

聳人聽聞!

那麼他成為兩人突厥可汗身邊的謀士,其動機天然不言而喻……

本身也斟了一杯,便恭謹的坐在趙德言劈麵,聽候指導。

一個被仇恨所安排的孤傲老者,在大仇得報以後,為了遁藏追殺不得不在草原上浪蕩十餘年,現在垂老邁朽命不久矣,如何能不想著迴歸故裡?

彷彿也難以做到。

“漢人因循著律法嚴苛之軌製,已然千年矣,早已成為骨子裡雕刻著的東西,不管律法再是嚴格、軌製再是刻薄,隻要還能有一碗飯吃,還能活下去,社會就還是還是安穩的,冇人會去造反。但突厥分歧,一群茹毛飲血之野獸,連倫理綱常都不顧,妄圖用律法軌製去束縛他們,隻能適得其反,漢人用本身勤奮的雙手和聰明的腦筋去締造財產,而你們除了殛斃打劫粉碎,你們還會乾甚麼呢?”

阿史那思摩苦笑道:“如果先生當真意欲斬儘撲滅,又何必親身尋上門來?以您的本領,翻手為雲覆手為雨,隨便使出一點手腕,突厥人便凶多吉少,又何必傷了長輩父子與您之間的恩典……再者說,眼下薛延陀雄師兵臨城下,突厥人不成力敵,南邊便是長城,漢人亦絕對不答應突厥人退入長城遁藏薛延陀之兵鋒,此時天寒地凍,突厥人一旦離了定襄,隻怕要儘皆凍死在冰天雪地當中……前有猛虎,欲退無路,已然是身陷死地,另有甚麼是比這等狀況更絕望的麼?”

阿史那思摩道:“此去本地,山高路遠,又正值隆冬,路途險阻難行,不若臨時就在這定襄住下,待到長輩返回長安之時,再與您同業,亦好讓長輩儘一儘孝心。”

莫非草原上的雄鷹一代又一代,從匈奴到突厥,不管如何強大也隻能笑傲一時,畢竟還是要敗在漢人部下?

趙德言卻耷拉著眼皮,看也不看阿史那思摩,手裡婆娑著茶杯,彷彿懷想在疇昔的光陰裡不成自拔,語氣顯得沉重而舒緩:“汝可知老朽亦是定襄王謝?祖上自漢朝授官,詩禮傳家,善待鄉民,保護桑梓……開皇元年,楊堅篡周自主,國號大隋,阿史那攝圖在其妻北周令媛公主的鼓動之下,打著為周室複仇之燈號,大肆進犯中原。受降城、雲中城、定襄……儘皆被突厥鐵蹄踏破,殺人盈野。老朽之父母妻兒,儘皆在那一次戰役當中慘死於突厥人彎刀之下……當吾抱著剛出世不久的孩兒,被一個突厥人在吾懷中斬去了他的頭顱,吾就對天發誓,此生當代,定要突厥亡族滅種,為吾之親人複仇……”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