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孫無忌點頭稱是,話題一轉,說道:“微臣的確賞識房俊之才調,這個不費一兵一卒便可節製西域的戰略,亦是非常讚美!但正因為這個戰略可謂天賦般的構思,事關將來帝國之國策,是以微臣以為,是不是調派一個老成慎重者,前去主持高昌國,更能穩妥一些呢?”
李二陛下撚鬚淺笑,非常對勁。
房俊的這個餿主張,不過是玩了一個花腔,但卻顯得更公允、更公道,更輕易讓本地的住民接管,因為看上去,統統官員的任免都由住民百姓決計,每小我都有一票去支撐或者反對,如此一來,對於上任的官員,必定更有認同感。
李二陛下內心委決不下,不由得看向一向沉默不語的房玄齡。
但是咱能夠來一個釜底抽薪,你房俊的戰略雖好,但不讓你去主持這個戰略,那功績天然大打扣頭……
房俊這小子才調是有的,但是這脾氣……也確切令李二陛下擔憂。正如高士廉所說,高昌國固然已在大唐掌控當中,但雄師撤離,留在本地的隻要神機營的兩千士卒,而西域虎狼環伺,情勢卑劣,碰到告急事件一個措置不慎,便極易招致仇敵攻伐,喪失掉大好局麵。
坐在他中間的高士廉眼皮一跳,緩緩說道:“老臣覺得,此乃老成謀國之策也,確切穩妥很多。高昌國地處西域,雖以在大唐掌控當中,但其國中權勢蠢蠢欲動,周邊敵國虎視眈眈,新鄉侯畢竟幼年,初掌一地不免意氣風發,如果建功心切,恐怕隻是局勢不穩,誤了大事,反倒不美。”
房玄齡一向沉默不語,見到李二陛下看過來,便微微一笑,非常隨便的說道:“陛下何必難堪?微臣是陛下的臣子,房俊亦是陛下的臣子,臣等心中,唯有陛下與大唐爾。不管何種決定,臣等都信賴陛下是站在為大唐謀取最大好處的根本上,是以定會安然接管。與帝國的將來比擬,戔戔小我榮辱,又算得了甚麼?但請陛下定奪便是!”
“嗬嗬,真是江山代有人纔出,微臣,為陛下賀!”說著,一臉肅容的衝李二陛下拱了拱手,彷彿真的實在為李二陛下得了房俊這麼一個大才而感到歡暢……
畢竟其在高昌國的所作所為,極大程度的起到穩定局勢的感化,功不成冇。更彆說阿誰“葡萄釀,羊吃人”的戰略,的確如同神來之筆,令人拍案叫絕。
孃舅跟外甥,自是同氣連枝,共同進退。
侯君集將被大理寺檢查,不過以其功勞,隻是稍損名譽罷了,天然冇有人真能把這位軍功累累的大將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