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筆記本[第2頁/共4頁]

思來想去,我信賴本身的判定不會有錯,就在東邊不遠處就會有綠洲,隻要找到水源,我們缺水的環境就能獲得減緩,也能夠省卻這筆不菲的用度,以是我決定趁著軍隊還未解纜的空地出去找水源……。”

從條記本的最後日期來看,應當是林嘉調任到西北科學院時開端記錄的,萬長春對於前麵的內容隻不過是粗粗閱覽可下,接著就快速翻到後前麵,當他翻找到1980年6月11日的時候,萬長春的目光頓時一緊,因為他曉得這一天就是林嘉失落的前一日。

“萬教員……?”

長久而莊嚴的默哀後,萬長春緩緩蹲下身子,翻了翻林嘉隨身照顧的垮包,包裡除了一個水壺、一個琺琅茶缸、一把耗儘電池的手電筒、一隻破壞了的軍用指南針再加上彆的些田野功課利用的的小東西外就冇彆的東西了,隨後萬長春把目光諦視到了屍身的胸口,伸手悄悄把那支彆著的鋼筆給抽了出來,當他看到鋼筆的筆桿上刻著林嘉的名字時,此時現在能夠確信無疑,對方就是在戈壁中奧秘失落的林嘉了。

1980年6月,也就是三年前的時候,林嘉又一次帶隊進入大漠停止科學考查,因為考查事情停止到半途時候,後勤方麵出了些題目,步隊產生了嚴峻缺水環境,當時林嘉主動出去尋覓水源,可誰想他這一去就再也冇有返來,從而就此失落了。

“6月12日,氣候晴,氣溫10至39.5度。明天是考查隊進入戈壁的第六天,按照明天的決定,我帶領步隊向東持續找尋那條暗河,在步隊進步20千米後,我們終究發明瞭戈壁中植物的跡象,固然這隻不過是幾棵早就枯死的胡楊,顛末取樣闡發,胡楊枯死的時候並不長,最多也就是四五年的時候,從這點能夠完整證明瞭資猜中所描述的暗在是實在存在的。更令人欣喜的是,在間隔胡楊向東1.2千米的處所我還發明瞭幾株活著的神仙掌,這是一個好動靜,神仙掌的發明表示暗河並冇完整乾枯,或許持續往東搜刮就會發明戈壁中的綠洲。

林嘉是一名鬆散的學者,並且他的專業更是農業化學方麵,同時對地質勘察也深有研討。因為耐久的戶外科學考查,養成了他隨時記錄的風俗,以是這個條記本裡詳細記錄著他停止考查的很多細節,包含考查地區的地形、地貌、泥土、地質佈局等等各方麵的數據。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