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晉之前已經從元明手裡拿到了元青羊的手劄,這時從袖中取出,李和光接過,轉交給了李長青。

李和光牽著馬匹來到他身側,目光凝睇著由一塊塊半米長,一尺厚的劃一山石堆疊而起,飽經風霜磨礪的班駁城牆,彷彿有汗青的滄桑劈麵而來。

梁塵觀坐落於樂水城南,背倚黛山,麵朝湘水,宮觀樓閣連綿十數裡,飛閣流丹,美輪美奐。

穿過臨水長廊,幾經轉折,元晉登上湖心小亭,終究見到了李和光的師尊——梁塵觀觀主李長青。

“兩位師弟辛苦了,有師尊故交之子前來拜訪,我將他帶來拜見師尊。”

“聽和光說晉兒你已經報名插手了入門磨練,不知你是情願直接在老道這留下,還是……”

三年一度,樂水城中人隱士海,少說也有百萬之數自齊州各地湧來。此中有拜師求道的少年,有隨行伴隨的父母、保護,也有商旅遊販、行鏢護院,乃至三教九流,魚龍稠濁,將偌大一個州城塞得滿滿鐺鐺。

胡永不耐這番悲春傷秋的作態,酬酢幾句,乾脆告彆,直接帶著趙宜然和趙劃一人往城東赤雲幫駐地而去。

長輩在上,元晉神情持重,慎重一禮,“元晉拜見父老,祝您福壽延年,武道昌隆。長輩此行,家父另有一封手劄轉交給您。”

待得他們一行漸行漸遠,元晉亦按捺表情,帶著元明五人,與李和光一同趕往湘水陽畔的梁塵觀。

元晉心中早有計議,直言道:“多謝父執美意,隻是臨行前父親早有叮囑,但願我能腳結壯地,多加曆練,隻能孤負父執美意了。”

李和光見元晉對四周山川頗感興趣,笑道:“這鏡湖水引自湘江水眼,清澈鑒人,長年活動不息,聽風水榭臨水而立,不遠處就是黛山,山川相合,幽雅安好,最得師尊喜好,常常來此撫玩山川,喝茶靜坐。”

往裡行去,是一條古色古香的臨水長廊,兩側垂著青綠的竹簾,輕風吹來,清澈的湖水出現波紋,竹簾亦是微微作響,彆有一種清冷、清幽的神韻。

齊州武林門派以梁塵觀、赤雲幫為首,商定俗成,普通是三年一次招收弟子,都是年紀在九歲到十二歲之間,也就是處在大辰武林公認的習武發矇最好春秋的少年。

在李和光的引領下,元晉穿過山腳下鱗次櫛比的小院,又路過瑣事殿、中天門、青鬆坪諸地,一向轉到黛山山後,纔在一處水榭前愣住了腳步。

李和光夷易近人,一樣拱手一禮,涓滴不因彆人的尊敬而倨傲,扳談了幾句,他轉過身來,“元師弟,你先在此靜候半晌,我去通報師尊。”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