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晉笑而拱手,又朝著執事道人一禮道彆,隨即就跟著李和光分開。
元晉固然仍有迷惑,但看李和光守口如瓶的模樣,乾脆將迷惑留用心中,不再詰問。
“甚麼?!”
李和光聞絃歌而知雅意,但他卻隻是奧秘一笑,道:“師弟不要心急,師尊與元先生訂交甚篤,必定會給你一個斑斕出息。師弟先在外院靜待一年,一年以後自有分曉。”
“那小弟就選《扶風身法》吧。不瞞師兄,自從那日見師兄在擂台上用過《雲霧飛煙十三式》劍法,小弟一向心向神馳……”
“如果藏經閣中的武道秘笈,為兄保舉一本《扶風身法》,身似飄羽,隨風而動,不管長途奔襲還是方寸之間展轉騰挪皆無短板,對敵之時更能借敵之勢,彆具奇特,稱得上是一流的氣脈身法。”
留意到元晉迫不及待的眼神,李和光發笑道:“這兩門功法真傳弟子可得一而授,外院弟子立下大功也可得傳,師弟如果故意,能夠多存眷一下瑣事殿有關這方麵的任務。”
說到這裡,李和光一笑,“倒是扯遠了,本來是要為師弟保舉一門功法的。”
兩人扳談著,李和光先帶元晉去見了主管外院的執事道人,在外院名冊上錄下名字,選定獨居院落,又支付了外院弟子的身份標識和標配的幾件道袍、一柄百鍊青鋒劍。
臨彆之前,李和光一按腰間長劍,訝然一聲,倒是想起了甚麼。
少年中有動靜通達者也認出了李和光的身份,他們竊保私語,相互交換,對與李和光亮顯乾係密切的元晉更多了一絲說不清道不明的獵奇,乃至妒忌。
然後他們又去藏經閣拿了早就為入門弟子籌辦好的《飛靈經》前三層和《青鬆劍法》抄本,又選了一本《扶風身法》,親身鈔繕到空缺秘笈上,方纔與李和光分開。
駭怪聲此起彼伏,就連那位中年執事道人臉上也是帶著猶疑之色。如果從未打仗過武道的少年,一月時候完成百日築基,已經稱得上是不世出的天賦。
至於探脈考證則是題中應有之意,執事道人隻要氣脈修為,還做不到隔空望氣的玄妙手腕,若少年隻是錯覺,乃至乾脆就是決計謊報,他彙報上去,豈不是難辭其咎,無功反過?
“哦?”元晉來了興趣,目光炯炯,等候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