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納德:“2米50。”
最後四步,杜柯掄開了跑,起跳騰空、抬頭倒肩……他的起跳垂直高度充足,過杆行動潔淨利落。
橫杆升到2米38以後,德勞因又是一次過了2米38。
對於天下上絕大多數跳高選手來講,2米40是一個難以超越的高度。
然後杜柯對裁判說:“我另有三次試跳機遇,我試跳2米50。”
杜柯、德勞因、邦達連科、巴希姆這四人到目前為止冇有一次試跳失利的記錄,他們要麼免跳,要麼在不免跳的高度上一次就過。
“看來要跳到2米40、42才氣鎖定金牌,然後去應戰250?”杜柯當然要先包管這枚跳高金牌到手,再去應戰2米50。免跳前麵統統高度,直接喊2米50,傻子才這麼乾。
鬥爭目標不一樣了,人與人之間的乾係也產生了奧妙竄改。
“2米40並不是一個能等閒征服的高度。”楊教員說到,俄然語氣變的熱切:“如果杜柯一次就過2米40,那麼他離男人跳高冠軍就很近了,讓我們看看杜柯的這一跳。”
橫杆升到了2米40,場上隻剩杜柯、德勞因兩人。
而杜柯他們幾個正在會商2米50。
幾位妙手說來講去都是在說一個數字:2.50米。
全場諦視當中,杜柯開端助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