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之冊封大典極其昌大,不但表裡命婦皆按品大妝前來拜賀,前朝的官員們也全數著官服來覲見新後,全部皇宮都熱烈不凡。就連皇家寺廟,也為新後祈福而大抵例事,不但恩賜了一萬八千八百個新麵饅頭,還以新後的名義辦了一場義診,引得那些貧苦人大讚皇後孃娘仁德。
頭一個毀滅的當然是於家。不過天子仁慈,又是看在已故太後曾扶養過他的情分上,隻誅殺了於閣老以及他的親兄弟這一枝,那些不如何靠近的族人,如果有仗著於家之勢為惡的,天然是該如何辦就如何辦,如果夙來都老誠懇實過日子的,倒也並不趕儘撲滅,隻是一併逐回了於氏客籍,不答應再在都城居留。
降為婕妤?搬家清蘆館?流蘇完整被砸懵了。從妃降為婕妤,這非犯大錯不成。而清蘆館名字好聽,倒是在皇宮西北角上,離著冷宮不遠,離著天子的居處卻遠得不能再遠,若無甚麼特彆啟事,恐怕一輩子都見不到天子了。本身主子這――這是完整得寵被貶了!
提及來新皇後要算後妻,固然說皇後的名頭都是一樣的,但畢竟不是原配,典禮的昌大程度也該比著前皇後降一級纔是。但是禮部和外務府誰都冇提這事兒,反而以新後育有皇宗子為由,把典禮的品級往上提了提――當然,進步的絕對不是法度的煩瑣程度,阿誰是天子親口反對了的,新皇後另有身孕呢,累著瞭如何是好?
不過話又說返來了,如何說娘娘當時也是力敵廢後,算得上與於黨抗爭過,就算不能入主中宮,也不能升位份,起碼於昭儀被廢以後,她所生的至公主也應當給娘娘扶養纔是,如何皇上卻把至公主交給王充容了呢?弄得現在娘娘在宮裡的職位格外難堪。
桃華笑了笑。實在她和沈數已經籌議好了,再過幾年,他們百口都籌算去西北。都城雖好,卻不是他們喜好的處所。就是陸盈,現在做了皇後,大師相處的體例也垂垂要竄改了。
靖海侯在此次謀逆事件當中,帶領五城兵馬司力抗叛軍。固然說五城兵馬司那戰役力實在不強,算不得立甚麼大功,但對天子的忠心倒是明擺著的。叛黨的事措置完,論功行賞的時候,靖海侯府固然冇有如定北侯府普通由侯升為公,但次子曹鳴卻獲得了一個四品世襲批示使的蔭封,也是極大的恩情了。曹鳴本來弓馬本領就不錯,給這個蔭封恰是如魚得水,將來如有甚麼功績,說不得還能再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