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樊毅與北周亳州(今安徽省毫州市)總管元景山,不期而遇,兩軍相逢,這樊毅不肯意打,但為了不虛此行,此人卻乘機劫奪百姓,然後就退去。

綜合以上環境,從尉遲名將的角度來看,河南省一半的地盤,全部山東(太行山以東)除沂州(治琅邪,今山東臨沂西)外,應當都在尉節製中。

但隨即就有陳將樊猛率軍前來討伐,周法尚施以詐降之計,卻用精兵設伏,大敗樊猛,俘敵8000人,樊猛單身逃脫。

看來這司馬消難並非鐵腕人物,部下的人搞不定,隻能殺了。

可見這位元景山並非普通人物。

第十天,8月18日,陳朝智武將軍魯廣達,又霸占北周的郭默城(今江西九江東北)。

西道(國度西部)行台,即西部地區行政長官韓長業,已攻占潞州(今山西省上黨地區),活捉潞州刺史趙威,並任命潞州城人郭子勝為刺史;

尉遲名將少的恰是政治腦筋,此事一出,賣民賊的帽子,會被告人從箱子底下翻出來,戴在此公頭上,大是大了點,卻也還戴得下。

隻不過賜給這隨公爵號,是有點擺瞭然要和北周隨公楊堅對著乾的意義。

但因為有此案例,厥後的人,如果要說或人易反易複,就會以此公為例。所謂輕於去就這個成語,除了說呂布小人外,另有就是說他。

在此期間,司馬消難並非按兵不動,等候陳朝來援,其調派上開府儀同大將軍段珣,攻打順州(今湖北省隨州市北)。

大將軍檀讓霸占曹(治左城,今山東曹縣西北)、亳(治小黃,今安徽亳縣)二州後,駐軍梁郡(此事在前麵說過);

順州守將周法尚,是在不久前才投降北周的陳朝將領,因與陳朝長沙王陳叔堅互有成見,陳叔堅編造來由,向陳宣帝陳頊告密周法尚要謀反,陳宣帝因而將周法尚之兄,代其為定州(今河北省定州市)刺史的周法曾拘禁起來,同時籌辦派兵攻打周法尚。

8月17日,通直散騎常侍淳於陵,通直散騎常侍,即天子身邊的侍從官,被派出,霸占了臨江郡(安徽省和縣烏江鎮)。

正麵疆場,尉遲迥所統轄的以相州為中間,以總管身份所統領的相(治鄴,今河北臨漳西南)、衛(治朝歌,今河南淇縣)、黎(治黎陽,今河南浚縣東北)、沼(治廣年,今河北永年東南)、貝(治武城,今河北清河西北)、趙(治廣阿,今河北隆堯東)、冀(治信都,今河北冀縣)、瀛(治趙都軍城,今河北河間)、滄(治饒安,今河北鹽山西南)等州,加上他的侄子尉遲勤所統轄的青、齊、膠、光、莒等崐州(均屬今山東省),拿起刀槍的人數,已稀有十萬。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