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他又震驚了。
竟然能夠從那取之不竭的石鹽裡低本錢的煉鹽,突破世家把持以後,甘心交納重稅,這是利國利民之舉啊。
這二皮溝鹽業,到底是何方崇高。
“以是,臣子便買下了鹽湖,改進了鹽的提煉之法,傾儘了家財,每日煉鹽,為的是陛下啊。陛下……臣子煉鹽,不是為了蓄財,是為了社稷……”
很耳熟。
可因為操之過急,最後遭到了反噬。
陳繼業說話的工夫,李世民已走到了他的麵前。
公然!
李世民雖是內心大喜,卻畢竟開端節製住了本身的情感,麵上不露聲色的道:“唔,他有此心,是好的。”
此時……李世民想到陳正泰是本身弟子,竟然感覺冇有了違和感。
他此時已是狂喜,哪怕他想假裝本身泰山崩於前而色不改,可此時也不由情感衝動,不能本身。
陳繼業方纔從胸前取出簿子,李世民卻已一把掠取了去。
但是……那裡想到,一個聞所未聞的二皮溝鹽業,竟然就交納了十一萬貫錢。
這小我……真的越來越看不透啦。
二皮溝……
陳繼業內心一塊大石也算落地。
李世民持續道:“他是朕的弟子,能有此功勞,令朕欣喜。”
實在世家的題目,早已有之,隋朝的時候,皇族就曾想收回世家的好處。
一下子……
“三十萬斤。一斤售賣四百文。”
陳繼業施禮:“陛下。”
“恰是。”陳繼業大義凜然道:“臣子一向擔憂國度的稅賦,想要為陛下分憂,他無一日,都銘記取陛下將其支出門牆的恩德,常常對臣說:一日為師,畢生為父,我們陳家……乃是……”
李世民卻禁不住大笑起來:“哈哈哈哈哈……”
若此事千真萬確,那麼……意味著甚麼?
“在二皮溝!”
竟然另有一段典故。
“甚麼?”李世民一臉古怪地看著陳繼業:“是陳正泰!”
而殿中群臣,已是嘩然。
他們那裡製來這麼多鹽,又憑甚麼一下子脫銷,要曉得……這個發賣數量是極可駭的。
乃至另有人幡然覺悟……咦,我家也有鹽井,但是彷彿……冇有交稅呀。
“從二皮溝鹽業收來的。”陳繼業答覆得很乾脆。
李世民冇閒工夫跟陳繼業廢話,拿了簿子,翻開,裡頭是密密麻麻的賬目……他一目十行看疇昔,隨即道:“款項已入庫了?”
“恰是。”
“臣帶來了。”
李世民又好好的嘉獎了陳繼業一番,這一番的嘉獎,群臣們內心都稀有了,這位長安鹽鐵使隻怕很快就要平步青雲,扶搖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