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邊上做了便裝打扮的封常清,看著那一眼望不到頭的步隊,也是暗道隻要沈光纔有這等財力和魄力招攬這些退伍老卒,也不怕他們拿了錢就不認賬。
聽著封常清的話,沈光亦是不知該說甚麼好,大唐亂世,光論富庶,甚麼東羅馬帝國和阿拉伯帝都城要靠邊站,可恰好大唐的稅收以什物征收為主,並且稅率不高,稱得上是藏富於民的典範,隻是跟著地盤兼併更加嚴峻,官方亦是富者越富,窮者越窮。
不過想想陳摩訶那三人在這些老卒裡的聲望,封常清也就豁然了,很多事情不成以常理計算,也不能去計算太多。
“封兄言重了,我不過是做些力所能及之事,火燒城那兒,此後還需封兄多多照顧。”
不過即便如此,對於安西軍中的那些退伍老卒,安西都護府也難以妥當安設。
一全部上午,沈光便征募了不下五百老兵,而這些還是這幾年安西四鎮退伍老兵裡的精銳,再加上那些情願照顧家人前去火燒城的,最後登記的名冊上不下千人。
“你我之間何必說這等話,這將養老兵的事情,都護他們做不得,其彆人又力有不逮,沈郎你能站出來做這件事情,也是幫了大忙的。”
當然比起上回沈光征募陳摩訶等人,這些老兵,沈光是冇法向都護府申請為他們采買甲冑軍器,畢竟他那焉耆行客營的體例隻要兩百多人。
沈園門口,排起了長龍般的步隊,街道兩側也有很多看熱烈的城中百姓,隻不過他們眼裡多是戀慕。
封常清的目光落在那份名冊上,臉上有些唏噓,絲綢之路上鬍匪強盜多如牛毛,此中多數是那些不事出產隻曉得劫掠的蠻子,但是也有很多是被逼著去當了賊人的安西軍老卒,等沈郎的鏢行開張,這兒的動靜傳出去後,想必也能叫那些落草為寇的老卒多條前程。
安西四鎮受限於朝廷端方,冇法將本地的城傍兵、部落兵征為本軍,隻能於出征時編入侍從的從屬軍,倒是白白華侈了這些兵員,但對他來講倒是個極好的爭奪機遇。
隻不過饒是如此,四鎮漢兵裡,疇昔征募的突厥兵和高麗城傍兵也很多,隻不過這些人已經不能再說他們是外族兵,因為他們都是已經是大唐戶籍,像是突厥兵從表麵上還能辯白些許,可那些當年被遷入大唐的高句麗的高麗城傍兵那是完整漢化了。
沈光發錢,也冇那麼講究,直接抓起將近十貫的貨幣便給人,隻會給多,不會給少,而他這般豪放的做派也讓那些老卒們非常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