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巡的主張並不希奇,但是楊國忠先前就冇想到過讓處所上官員和豪強狗咬狗,既然他們當初能相互勾搭剝削百姓取利,現在倒要看看他們還能不能同舟共濟,共渡難關。
沈光身邊,張巡高適幾人也在,張巡皺眉不語,他在清河縣時就曾上書朝廷,扣問王鉷口中的加征之事,但都冇有下文,想起來他能在清河縣太承平平乾滿三年,實在也多虧他那位擔負監察禦史的兄長。
……
楊國忠鎮靜了起來,清查王鉷翅膀,這可足以讓他震懾朝中官員,建立嚴肅。
“如此,我便明白了。”
這朝中也不例外,眼下朝廷需求的是穩定,賢人丁中的清查便得掌控好分寸。
楊國忠看向張巡,臉上冇甚麼神采,他比來在家苦練麵癱臉,如許他的心機就不會被人猜到。
沈光也將張巡舉薦給了楊國忠,汗青上張巡就是在清河縣任官滿期後回長安不肯攀附楊國忠,才又被外放去真源縣持續當縣令。
吼怒聲中,李隆基氣憤地將手中彙總的賬冊砸在了地上,楊國忠則是麵無神采地站在底下一聲不吭,李亨一樣低頭肅立,等著自家這位阿耶發完脾氣再說。
楊國忠也不是笨拙之輩,他很快就明白過來,“沈郎的意義是,隻要交錢補上虧空便既往不咎。”
“查必定是要查,但是楊兄,賢人讓你清查,多數還是為了追贓,接下來朝廷有兩場大仗要打,小勃律那兒倒還冇甚麼,但是石堡城乃是吐蕃命脈所繫,一旦開打搞不好就是國戰,到時候那軍費可不是筆小數量……”
當然更讓李隆基憤怒的是,龍武軍抄了王鉷府邸後,搜出的財賄便不下兩百萬貫,這還冇算上那些田產地契,而和王鉷一起欺上瞞下的朝中官員和處所官員豪強,他們分走的好處起碼在兩千萬貫以上,至於趁機兼併的地盤更是冇法計算。
“差未幾吧,不過楊兄也得抓幾個民憤大的明正典刑,給天下人一個交代,趁便震懾朝堂,天寶以來朝中的官員過得實在太安閒了。”
王忠嗣的兵戈氣勢,楊國忠也是有所耳聞的,這位羽林大將軍並不貪財,但是對於部下將士向來是以重賞鼓勵其死戰的,石堡城易守難攻,想讓將士們拿命去填,就得捨得犒賞,楊國忠是懂這個事理的。
“賢人要徹查那些官員倒也無可厚非。”
沈光開口說道,他身邊就是脾氣樸直的張巡都冇有開口辯駁,當了三年處所官,他能在清河縣壓抑豪強,說穿了也是分化崩潰,拉攏某些人,打擊某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