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李世民的震驚(1)[第1頁/共3頁]

十幾天都還不能識一個字,先生講的是甚麼也都是一知半解,一看就不是讀書的質料,與其華侈時候與財帛,還不如直接去放牛來得實惠。

這個國子監生還算是有些見地。

若不是前幾日看到有門生從台州送來的奏報,此中慎重提了一下《三字經》,並在手劄裡將《三字經》的全文附上,褚遂良也不會慎重其事地派人前去求證。

現在,麵前這篇名為《三字經》的蒙學文籍,倒是讓李世民看到了些許但願。

國子監生又從本身的書案前取出彆的一份書冊,雙手遞至李世民的跟前。

做為一國之君,李世民的感受最為直觀,這天下間的讀書人太少,可用之才更是稀缺,特彆是比來幾年,李世民乃至會有一種朝中除了那幫老臣,年青一輩當中已經無人可用的感受。

將它奉為蒙學聖典能夠有些早,但卻一點兒不為過,因為這是遲早的事情。

“聖上,我那同窗寄來的手劄當中,除了《三字經》外,另有一篇《弟子規》,門生感覺,一樣能夠奉為蒙學典範,請聖上過目!”

求賢若渴,李世民衝動了。

“彆的,傳令各個州郡,大肆刊印《三字經》,免費發放至他們治下的各個書院、私塾,要讓天下間的先生能夠人手一份!”

“李豐?”李世民眉頭一挑,這個名字如何聽上去感受那麼熟諳,彷彿是在那裡傳聞過一樣。

“聖上。”現在,伴隨在一中間的國子監祭酒褚遂良輕聲向李世民稟報:“關於這篇《三字經》,微臣前兩日也曾有所耳聞,傳聞最早是在台州開端傳播,距今方不敷一月,先是郡守,再是州縣,短短一個月的時候,就呈烽火燎原之勢,遍及了全部台州的大小私塾,每過一處,皆被奉為蒙學典範,並且開蒙的結果亦是非常驚人。”

“從今以後,幼學開蒙,當以《三字經》為主,其他蒙學為輔!”

“回聖上,”國子監生恭敬稟道:“此篇《三字經》,乃是門生的同窗魏元忠從黔州特地傳書至此,作者是一名名為李豐的賢士。”

“這是何人所作?”過了半晌,李世民將目光從書冊上收回,重新打量起這本書冊的具有者,一名國子監生,輕聲問道:“但是出自你之手筆?”

“人之初,性本善。性附近,習相遠……”

稚童尚幼,懵懂無知,且又本性好動惡劣,想要讓他們在短時候內開蒙明禮,讀書見性,一向都是天下諸師最為頭疼且又不得不做的事情。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