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過白馬的這批販子,都是籌辦前去鄴都的,大部分是以鄴都為終究目標地,另有一小部分籌辦取道鄴都以後直接前去幽州或天津.
"嘿!"張邁抖了抖戰報說:"這段時候我們忙著清理外務,卻冇想到南邊就抖出了這麼大一個烏龍.這個李守貞,不聲不響就憑藉徐知誥去了,南邊的諜報收集,還是要加強啊."
燕京軍區,都督府設於幽州,鎮守都督為薛複.
同時李昪又調派重兵囤聚於海州,楚州,泗州,濠州和壽州五地,一時之間山東震驚,中原翹首,魯南州縣官員紛繁上書,請東樞儘快派兵南下.
至於漠北的戰俘,勇猛善戰的選為精兵,其他的發往工坊為匠奴,健旺者發往燕京新城址築城,不平管束者配入礦山挖礦.
——————————
對於石晉的前程,他早已絕望,但對於本身的前程,他實在並不擔憂.
天策八年,對山東,河北的群眾來講,都充滿了但願.
動靜傳出,魯南敏捷安穩下來,李守貞都奉元帥的號令了,這都要開榷場做買賣了,還怕甚麼兵戈?還是從速想想如何從這件事情上分一杯羹吧.
白馬渡口,一行旅人正籌辦過渡.
東樞的政令通達千裡.北則定遼,南則曲阜,東至大海,西至敕勒,在很短的時候內就凝成了一個團體.這類內部的同一與整合程度.彆說立國不過數年又一向處於動亂當中的石晉,就是李從珂期間的後唐也做不到這一點.
符彥卿道:"我附和趙都督的定見.中原數次內鬨,江東都是自誤北上良機.固然與徐知誥還充公拾好境內局勢有關,但現在北方的勢頭也變了,我軍兵勢天下無敵,在北方作戰,貧乏馬隊的吳越兵士能有甚麼作為?以楊光遠都督手中所握有的兵力,進取東南固然不敷,但也不是李守貞能打敗的.就算趙東海謀算失誤,徐知誥真的出兵北上,魯南落入其手,當時候我們再派兵南下就是,正如剛纔薛多數督所論,淮北平地之地,可供馬隊縱橫,齊國兵馬在這裡打不過我們的.齊之軍威權勢不如三國時之孫吳,我軍之強遠勝曹操,以孫權的能為,尚過不了淮河一線,何況戔戔一個徐知誥.以是山東的局勢,實在不消焦急.如果元帥有耐煩的話,淮北也能夠緩圖."
卻說徐州這邊自從李守貞宣佈南附以後,三州官吏兵將無不戰戰兢兢,最怕的是俄然之間看到北馬南下.李守貞對外咄咄逼人,隻是為了穩定軍心罷了,實在內心也虛得很.這日俄然傳聞北麵有人南下,倒是張邁傳下了號令,命他李守貞在徐州開設榷場,以作南北商貿來往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