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發到任後,和徐廣縉交割了軍政之務,徐廣縉像是老了一大截普通,老頭此次到新疆種田,大哥體邁的老徐,說不好就不能再返來了,茂發有種兔死狐悲的感受。
話彆了徐廣縉後,茂發東拚西湊,拉上廣東、福建、江西等省調來的救兵,好不輕易湊足了一萬五千餘人,從江西陸路北上,和秦定三部彙合後,總算清軍構造起了一支兩萬餘人的援兵,在武漢三鎮核心與承平軍對峙。
最有急智的是安慶知府傅繼勳,宣稱安慶垂危,其他城池必定更加傷害,本身要以大恐懼的精力押送餉銀出城,援助彆處的剿匪抗戰。傅繼勳押送餉銀——隨身銀票二百兩扮裝出城,安徽佈政使李本仁義憤填膺,直斥傅繼勳為欺世之巨騙。李本仁說經本身查抄,城中數十萬餉銀猶在,傅繼勳底子冇有押送餉銀,因而自告奮勇,要出城緝捕巨騙傅繼勳,趁便把餉銀和暖和真正送到友軍手中。
數今後西殿承平軍前鋒李開芳部到達安慶核心,總兵王鵬飛一見承平軍燈號,便肝膽俱裂,率先逃竄,逃竄前俄然想起空城計故事,因而翻開城門才逃竄。李開芳部承平軍大聲恥笑鼓譟進城,罷休追殺清軍。清軍武官未讀過忠孝節烈的聖賢書,無恥地帶頭先跑,留下城內數百名大小文官。文官們也各各出奇謀逃竄,但畢竟都是讀聖賢書的人,“名不正則言不順”,凡事總要討個說法,故文官趁承平軍越城追殺清軍,暫住尚未攻到的城南,焦心腸深思逃竄的藉口。
茂發點頭道:“徐公放心,鄙人定會看顧。”
接辦徐廣縉留下的爛攤子,饒是老奸大奸的茂發也是一籌莫展,醴陵方麵,江忠源、張國梁還在石達開、賴漢英的守勢下苦苦支撐。西渡湘江的張亮基、胡林翼、彭玉麟部倒是包抄了韋昌輝鎮守的益陽,但批示北殿承平軍鎮守益陽的是北殿國宗韋俊,此人乃是以善守著名的大將,張亮基部下固然不乏名將老兵,但麵對韋俊鐵桶般的守險防備也是停頓不大,兩邊還在益陽核心幾次爭奪險要之地,而承平軍又稀有百艘戰船援助,清軍底子冇法完整圍死益陽,隻能遲滯了北殿承平軍向常德建議守勢的行動。
西殿承平軍在武昌逗留了數日停止休整裁軍,麵對即將開端的攻略南京之役,蕭雲貴信賴就算不消裁軍,以現下西殿承平軍的氣力也能像汗青上那樣順利霸占。但他和左宗棠商討以後,還是決定持續裁軍,啟事無他,武昌沿江東下有黃州、田家鎮、九江、安慶、蕪湖等重鎮,放棄這些重鎮隻伶仃占據南京是極其傷害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