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石室以內,隻見內裡放了數十口鐵箱子,唐二牛和幾個兵卒上前斬開箱子上生鏽的鐵鎖翻開一看,被麵前的氣象驚呆了,數十口箱子裡內竟然堆滿了金銀珠寶!
洪韻兒看了以後輕歎一聲道:“後代左宗棠出征新疆之時,曾在陝西一處明朝遺留城樓內發明瞭兩百多年前明人所用的著花彈後感喟,使當時有人留意及此,何至島族縱橫海上數十年,挾此傲我,索一解人不得也。”
本來當年嶽州一戰,清軍大敗吳三桂光複嶽州後,吳應麒崩潰長沙,這些粗笨的大炮、火銃等物都遺留在了嶽州。吳應麒不想這些火器被清軍所用,但倉促間又不能儘毀,隻好埋藏在府庫的最下一層,上麵以石木覆蓋,但願又朝一日複克嶽州時,吳軍還能啟出來複用。
康熙十二年十一月,平西王吳三桂在雲南起兵叛清後,敏捷向湖南推動,十三年正月,其將吳應麒陷嶽州。嶽州北達武昌,南通長沙,扼長江之險,為兵家重地。康熙遣寧南靖寇大將軍多羅順承郡王勒爾錦率師赴荊州(今湖北江陵)。師至荊州,嶽州已失。二十八日,康熙帝因嶽州吳軍戍守堅毅,難以進取,又諭尼雅翰部赴江西,彙合他部,由袁州(今江西宜春)打擊長沙,夾攻嶽州。七月,吳三桂部將杜輝等來犯,清將尚善遣軍迎擊,並命海軍前來會戰,於洞庭湖敗叛軍,杜輝敗走。八月,尚善卒於軍。清廷命貝勒察尼代安遠靖寇大將軍,籌辦打擊嶽州。察尼製定方略:舟師入湖,斷敵餉道,於嶽州城四周,圍以木筏,立木樁,列火炮,用劃子巡警,悠長圍困。十仲春中,吳軍來援,勢盛,見水陸戒嚴,不能飛渡,敗回。嶽州城內叛軍饑荒日甚。十八年正月十八日,吳應麒總兵王度衝、將軍陳珀等各以其舟師降。吳應麒收殘卒,潰圍奔長沙,清軍遂光複嶽州。
洪韻兒也入迷的說道:“是啊,有錢能使鬼推磨啊,我們能做很多事了……”
蕭雲貴打了洪韻兒腦門一個爆栗,低聲笑罵道:“平靜點,這是吳三桂當年來不及帶走留下來的寶藏,現在歸我們了,彆像個鄉巴佬一樣,惹人笑話。”
當石室洞口內裡的蕭雲貴聽到這個動靜的時候,頓時看了看身邊的人,還好隻要洪韻兒和本身的親衛參護在場,羅綱領、唐正財等人都忙著把大炮等火器搬走,已經分開了此處。
一旁蕭雲貴一愣問道:“老左有這麼說過麼?”
洪韻兒扁扁嘴道:“《左宗棠選集.手劄二》上總理各國事件衙門中說的,嘗歎西歐著花炮子及大炮之入中國,自明已然。現在鳳翔府城樓尚存有著花孢子二百餘枚,平涼府西城現有大洋炮,上鐫萬曆及總製胡等字,餘皆剝蝕,但是利器之入中土三百餘年矣。使當時有人留意及此,何至島族縱橫海上數十年,挾此傲我,索一解人不得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