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城南書院[第1頁/共4頁]

蕭雲貴低聲問道:“你如何來了?”貳心中存了老邁的疑竇,洪宣嬌如何俄然學問賅博起來了?彷彿比他這個後代之人還要曉得很多了。

長沙城南妙岑嶺,此山拔地而起雖隻要二十餘丈,但於湘江東岸巍峨聳峙,是為湘江東岸平原之上最高之地。南北數裡,山林富強,古樹參生,矗立雲表,江流環帶,諸山屏列,乃長沙城南第一異景。而於當今之時,長沙已無妙岑嶺之靈秀,亦不見昔光陰寇四次打擊長沙之疆場硝煙,隻餘高樓廣廈下的獨路冷巷。

隻見蕭雲貴和洪宣嬌兩人並肩站在一起,一個麵相鹵莽,一個英美好貌,當真是雲泥之彆,左宗棠微歎,當真是一朵鮮花插牛糞上了。

走在麻石板鋪就的山路上,周身都是鬱鬱蔥蔥的美景,蕭雲貴感慨一聲道:“此處當真是人傑地靈,左先生既然是重遊舊地,此處妙景繁多,何不為本王講解一二?”

左宗棠麵色一滯,哼了一聲道:“僅是本家罷了,左輔公和鄙人並非親戚。”

左宗棠也是微微驚奇,想不到一個承平軍女將竟然能識得此聯真意,略略點頭道:“這位女將軍可知此聯何人所作?”

左宗棠卻哼了一聲,毫不客氣的道:“西王出身草澤,也會有如此雅興麼?”

蕭雲貴老臉一紅,輕咳一聲道:“本來該從右邊念起啊,本王讀書未幾,倒是讓左先生見笑了。”

蕭雲貴摸著鼻子笑道:“城南書院在此處好大名氣,本王在城中就曾傳聞過,它和湘左嶽麓書院齊名,傳聞浩繁湘派文壇名流皆出於這兩處書院,本王早就想來看看,本日得了機遇,又有左先生這等熟知書院事之人在旁,當然要附庸風雅一回。”蕭雲貴倒不是真想聽左宗棠唸叨書院的汗青,隻是想讓左宗棠能有誇耀的話出口,本身再隨口讚美幾句,讓左宗棠感覺大有麵子。自古文人皆好顏麵,蕭雲貴籌算投其所好,故意再和左宗棠交友一番。

蕭雲貴聽著左宗棠的論述,立於山道間,細看了一番其間美景,的確令民氣曠神怡,看著左宗棠俄然笑道:“這左輔不會是左先生的親戚吧。”

說話間已經到了城南書院的廟門前,隻見廟門柱子上楹聯一對寫道:“人隻此人,不入聖,便作狂,中間難站腳;學須就學,時既過,今又待,何日始轉頭。”

左宗棠又笑道:“這倒不然,美景荒廢,天然會有人規複,書院不敷,天然會有人擴建。本朝乾隆十年,楊錫紱任湖南巡撫,下車伊始,楊撫台便赴嶽麓書院課試生童,但是,前來招考的生童廖廖無幾,問其故,隻因長沙城到嶽麓書院中隔湘江稍遇風濤,士子即畏涉不前。楊撫台便決意將嶽麓肄業諸生遷徙至湘江東岸的城內就讀。剛巧在都正街尋得都司衙門空署一所,因而將其改建成書院,因該書院在城之南隅。乃稱城南書院。此舉極得民氣,司、道、守、牧各官都捐出養廉銀,曆一月完工書舍八十間,分正誼、主敬、進德、存誠、居業、明道六齋,又仿嶽麓書匾懸之講堂。嶽州知府黃凝道捐建建禦書樓於書院南隅。中祀朱熹、張栻及有功書院諸先賢。今後天心中間一片弦誦之聲。”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