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六章 屹立不倒[第1頁/共4頁]

與此同時,李秀成也帶著一幫承平軍的將校立於西江東岸遠眺西麵的肇慶城,望著城頭影影綽綽繁忙不休的清軍身影,全部肇慶城公然防備森嚴,李秀成下了高大的西洋戰馬,馬鞭指著西江道:“工虎帳何時能開端搭建浮橋?若不搭建好浮橋,炮隊冇法過河去的。”

江忠淑大聲領命去了,劉肇蘭被江忠源陰冷的號令嚇了一跳,遲疑的小聲道:“製台大人,左鄰右舍或許另有良民……”

廣東肇慶,古稱端州,暮年便是以出產端硯而聞名於世,與端硯一樣年代長遠的另有肇慶的古城牆。肇慶的城牆修建於宋朝初年,肇慶始為土城牆,宋政和三年(1113年)將土城擴大,並築為磚城。該城牆汗青上固然曆儘滄桑也顛末20多次補葺,但城牆和城門位置一向未改。

講完城防擺設以後,江忠源又遠眺城東西江岸邊又有密密麻麻的承平軍兵士來到岸邊開端坐船西渡到西岸承平軍的火線堡壘聲援,忍不住皺起眉頭道:“看模樣長毛又開端增兵了。”

看完這份帶血的諜報的後,李秀成墮入了深思,肇慶必須霸占,但能夠會呈現龐大的傷亡,有甚麼體例能夠把傷亡降到最低呢?將肇慶圍死,比及彈儘糧絕的一天嗎?承平軍可冇有那麼多兵力和時候陪江忠源玩。莫非真要用大炮將全部肇慶轟平嗎?如許彷彿對城內的百姓太不人道了。

江忠源巡查了一遍東門的城牆擺設,目睹城牆表裡雉堞、壕溝表裡交通,密密層層,防備工事井然有序,對勁的點點頭對劉肇蘭道:“劉大人的差事辦得不錯,東門上一次擋住了長毛的攻打,這麼短的光陰內便又補葺一新,的確可貴。”

劉肇蘭麵龐肌肉抽了一下,倉猝說道:“製台大人慎言,此等談吐如果傳到都城裡,些許小人免不了又要用來做些文章了。”

張文祥在一旁道:“江忠源這廝極其奸刁,開初我部曾今搭建過三座浮橋,但厥後因為兵力不敷,被這廝從城西偷出,在西江上遊放下火船,隨後引兵突襲將浮橋焚燬了。”

李秀成哦了一聲道:“現在我部兵力已然充沛,教各部在肇慶四門多布上地雷,我倒要看看他們還如何偷出城來!等浮橋搭建好後,炮隊過河,我就不信肇慶城牆還能擋得住大炮!”

其城牆一共開有四門:東曰宋崇、西曰鎮南、南曰端溪、北曰朝天。城門之上各有城門樓1座,四門以外有甕城,城牆四角各有角樓1座,城外另有護城河。明成化五年(1469年),知府李璲增厚了部分城牆,並親身題書四門石匾額,改東門曰慶雲、西門曰景星、南門曰南薰、北門曰朝天。明清以來,前後10多次修整,此中範圍較大的有:崇禎十四年(1614年),肇慶府總督張鏡心將牆體增高3.5尺,改建4門月城。清順治八年(1651年),總兵許爾顯,知府張之璧增建炮台6座,窩鋪148間,水城炮台2所,裁撤城牆四周的房屋,增修樓堞等。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