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章 戰勝之後[第1頁/共5頁]

恒福點頭又問道:“下次夷人複來如何應對?”

僧格林沁奇道:“天然是清算軍馬、東西。整補炮台,防備夷人複來。”

僧格林沁沉吟道:“大人此話有理,本王所慮不周。”

恒福被僧格林沁浮起,跟著麵帶悲色說道:“史、龍二位將軍就義,甚憾、甚憾,津沽士紳感念兩位將軍忠勇,已經商定在大沽為兩位將軍修建雙忠祠,願兩位將軍英魂長聚,永享香火。”

恒福點頭說道:“如此不當,此番固然有使節團被刺殺一事在先,但聖上並未向夷人宣戰,前番朝堂戰和兩派爭論,聖上也尚未拿定主張。朝廷撫夷多年,雖有開戰之心卻無開戰實意,僧王此番大勝不假,但若奏報先發炮設伏,此舉必會獲咎主和派,何況夷人雖退,但必會再來,倒時是勝是敗,無人可知。如果敗了,朝廷又要撫夷,到時候僧王擅開戰端這個罪名但是逃不了的。”

恒福問道:“僧王此役大勝,可有後著?”

威妥瑪笑道:“他是個花花公子,叫龔橙,他喜好彆人叫他甚麼龔半倫,他的父親本來是清廷的官員,叫龔自珍的。”(未完待續……)

恒福不答反問:“僧王此役,倘若不是奇謀詭伏。能勝否?”

恒福說道:“亦是死戰之局?”

僧格林沁喃喃唸叨:“死了七十六個、死了七十六個,為何恰好有史、龍二人?”跟著緩緩閉上了眼睛。僧王部下四大悍將隻剩蘇克金、樂善、何建鼇三人。聽了此話,均是冷靜不語。

恒福皺眉說道:“此戰雖一雪十餘年前江寧之辱,倒也倒是上申國威,下抒民望,但夷人貪婪成性。必不肯善罷甘休。觀夷之船堅炮利,海上來去如風。東西精美於我。大沽數年運營,京中火器抽調一空,又有僧王精兵良將坐鎮,更有奇謀設伏,方有此勝,但廣東諸城如何?終不能廣東本地諸城都如大沽普通修建。亦無如僧王普通的精兵良將啊。何況夷人與長毛暗通曲款,就怕表裡勾搭,壞我江山啊。”

光陰回朔至大沽口之戰後,當英法結合艦隊撤退的時候,天氣已經大亮,大沽主炮台上,僧格林沁一身戎裝,端坐在炮管打得發紅的巨炮不遠處,雙手杵著納庫尼素光刀,好像一尊戰神般穩如泰山的安坐著,滿麵板滯的看著遠處海麵上緩慢退走的英法艦船沉默不語。自從英法與滿清構和開端以來,鹹豐為了以策萬全便調了僧格林沁回大沽口坐鎮,幸虧蘇北、安徽等地的承平軍比來消停了很多,僧格林沁才得以抽身返來。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