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暢音閣前,隻見這暢音閣座南麵北,修建宏麗。其樓三重簷,捲棚歇山頂,覆黃琉璃瓦。閣麵闊三間,進深三間,與南邊五開間扮戲樓相接,平麵呈凸字形。上層簷下懸“暢音閣”匾,中層簷下懸“導和怡泰”匾,基層簷下懸“壺天宣豫”匾。內有上中下三層戲台,上層稱“福台”,中層稱“祿台”,基層稱“壽台”。
安德海連聲說不敢,康琪卻皺眉說道:“小主,和你說過多少次了,對主子、奴婢們不需客氣,你太客氣了,旁人反倒瞧不起你,該端的架子要端起來,總不能失了儀範。”
鹹豐身邊的大寺人彭無益獻媚的笑道:“皇上,要不親身了局唱上幾句?”
鹹豐彷彿有些倦意,擺擺手道:“本日就不唱了,隨便唱一曲吧。”
時價午後,並無其他皇室宗親、嬪妃在此看戲。梨園子名叫雲華社,是都城著名的崑曲梨園子。鹹豐帝酷好崑曲,是以宮中常有崑曲班子候著,乃至有些時候鹹豐帝都親身了局,一道敲鑼唱曲。
那宮女一發話,身後那小寺人趕緊上前扶住,跟著服侍上一個軟墊,讓那宮裝少婦在長廊的石椅上坐下,身後頓時有宮女服侍上湯水、汗巾、點心等物。
那少婦哀歎一聲。說道:“為甚麼這宮裡的人都這麼會算計人呢?”
壽台內不設立柱,有四座樓梯,接平台,上樓梯可到達祿台。壽台北、東、西三麵明間的兩柱上方裝潢鬼臉卷草紋木雕彩繪匾,惟正麵掛聯:“動靜葉濁音,知水仁山隨所會;春秋富佳日,鳳歌鸞舞適其機。”取自左思《招隱詩》:“何必絲與竹,山川有濁音”,彆的,陶淵明《移居》中也有“春秋多佳日,登高賦新詩”。檯麵中部下方設地井,地井內安裝有絞盤,平時用木版蓋著,蓋板可開合,能夠按照戲劇的內容,把背景和人物從地下托出檯麵,形成從地下或水中鑽出來的戲劇結果,比方演出“地湧弓足”一場戲,就是從台底下漸漸鑽出四朵大蓮花來,一朵蓮花上坐著一尊菩薩。台下空中四角各有窨井一眼,南邊中間有一眼水井,可為戲中演出噴水供應水源。
杏貞媚然一笑道:“不打緊的,都是本身人。”
杏貞大聲唱了起來,一旁康琪和安德海以及琪丹則鑼鼓聲響起,明顯都是演練已久的了、
那少婦歎了口氣,問道:“康姑姑,這一年到頭凡是想著皇上會顛末的處所,我們都去候過了,卻連皇上的影子都冇見到,本日再到暢音閣去,能趕上聖駕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