奕譞接過一看,不由都是盜汗直冒,隻見上麵都是尚虞備用處密探發來的密報,說某某王爺籌辦扮裝叛逃離京,重金賄賂九門兵丁;某某大臣暗中手劄聯絡城外長毛如此,這裡密報的人等不下百人。
但杏貞卻彷彿並不驚奇,在屏風後隻是淡淡的哦了一聲,跟著輕歎一聲道:“大廈將傾,都在各謀前程了啊。”奕譞咬牙切齒的說道:“太後,斷不成放著這些亂臣賊子如此清閒,臣弟懇請從城內出兵,直入袁甲三大營擒拿這些亂臣賊子!”
袁甲三淡淡一笑說道:“清室固然闇弱了,但天國要想統領新疆、滿蒙、西藏等地,還是需求清室的聖旨為法理之根據。固然這些處所也不必然會因為清廷一紙聖旨便臣服≤≯,..,但如許今後天兵進兵這些處所便名正言順,碰到的抵擋也會稍小一些。”
駐守城外的清軍都是山陝和兩淮等地來的勤王兵馬,山陝來的幾位總兵也都同意投降承平軍,除了少數幾名死硬之人被抓起來以外,其他人等大多都倒向了袁甲三。人家一品大員、漕運總督、欽差大臣都領兵投降了,他們這些小總兵還鬨騰甚麼?何況他們部下兵勇都是山陝人氏,可不想死在這裡,他們還盼望著活著回家呢。這朝廷改朝換代與本身何乾?既然大清氣數已儘,那就換了唄。
奕譞看了以後,癡聰慧呆的說道:“太後,這、這些人……臣弟頓時帶兵將這些人都……”說到這裡他也說不下去了。
看著奕譞單獨騎馬分開的背影,錢江站在大營門口對袁甲三說道:“我看滿清主動下詔的能夠性不大,那些四九城裡的主子爺都是不見棺材不掉淚的主兒。”
錢江點點頭說道:“此次左相也來了手劄和我等商討,看來一旦進了北都城,我們便可再上勸進表,此前西王老是說機會未到,現在看來便是瓜熟蒂落、水到渠成之事了啊,西王到時候在想推讓也是推不掉了。另有其他四件大事是甚麼?”
袁甲三道:“這第四件大事便是出兵在各地剿匪,儘快穩定處所安靖,生長工商之業,改良民生。經此改朝換代的兵災以後,各地匪賊多如牛毛,有打著反清燈號的,有散入官方的清軍潰兵,特彆是山陝一帶的回匪,他們打著反清燈號卻行的是伶仃立國之舉,須得破鈔大力量剿撫並用方可。總之各地要儘快安靖,規複國力方為上策。”
正說話間,一名承平軍傳令兵急倉促的騎馬趕來,公開在一眾清兵環顧之下來到兩人麵前,向錢江送來一封公文,錢江看了以後對袁甲三笑著說道:“袁公,我天兵已經霸占鄭州,您故鄉項城有了袁公手劄至也是不戰而平,許商之地已經儘棄世國統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