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祿摸著下巴沉吟道:“聽聞衡州剃髮是分前後的,先者便是長毛才攻陷衡州便即剃髮者,這些人便是心中早有反意的,而後者倒是漸漸被逼剃髮的。素聞長毛辯白參軍是非都是看鬢角之發,父老表示剃髮已久,短者便是才新入之人,我們人一年髮長可過三寸,曾帥大能夠此為辨彆,凡是鬢角髮長過三寸者,便可誅殺不留。”
梁立海等人在回湘潭途中被曾國荃帶領千餘湘勇截擊,梁立海當場陣亡,獨一百餘人逃回湘潭去,至此湘勇完整占有了衡州,郴州等地的清軍也派了兵馬前來彙合,實在也就是想著分點功績。自從長沙被攻陷以後,清軍彷彿就隻要敗師失地的份,從冇有光複過一座承平軍占有的城池,曾國藩和榮祿奏報上去,清廷引為衡州大捷廣為歌頌。
兩位滿漢團練大臣就如許商定了衡州城的後事,也算是定下了破城後措置的大原則,兩人都以為新定衡州不能殺人太多,但要給朝廷一個交代,同時曾國藩也不肯意放過那些對長毛忠心之人,是以定下個鬢角髮長過三寸者不留的調子。
曾國藩和榮祿打掃完疆場以後,命人在山間多布旗號、草人,然後緩緩退回衡州。幸虧衡州城內隻是加強防備,並冇有出兵打城外的隨軍民夫。不然以留下的數百湘勇和數千民夫是不管如何也擋不住城內兩千承平軍的。
進城以後曾國藩發明彷彿大家的鬢角都未及三寸,揚起的刀子卻找不到人去揮,一時候憋得甚是難受。隨後曾國藩便找出城內本來的士紳富戶來指認助賊者,此次總算是有了收成,不但指認出了多量當過承平軍的湘兵,另有很多幫過承平軍的人也被認了出來。曾國藩把這些人全都捕拿,就連陶恩培也被捕拿下獄,連累人數多大兩萬餘人。
還好有湘勇的隨軍民夫六千餘人,當夜曾國藩和榮祿便佈下個城外空城計,留下數百兵丁批示六千民夫圍城,兩人領著三千湘勇和一千苗兵趕往衡山縣設伏,湘潭的承平軍必然會派援兵前來,也必然會路過衡山縣,是以湘軍能提早設伏。
榮祿淡淡一笑,暗罵一聲老狐狸,先前和陶恩培談約降之事,榮祿料定曾國藩隻會繞山繞水而不會拿主張,因為他固然是團練幫辦大臣,但麵前另有本身這個協辦大臣,並且榮祿還是個滿人,曾國藩奸刁至極,天然會答允甚麼,如果榮祿不出麵先承諾此事,那衡州城就冇有這麼輕易歸降。換句話說曾國藩冇有膽量擔這個任務,而榮祿卻能夠,因為他是滿人。清廷宦海之上,在很多場合,同級的滿漢大臣之間,漢臣多數還是會聽滿臣的,而清廷對犯了錯誤的滿臣措置也會較漢臣輕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