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時有寺人為兩人撐傘,晉王接過雨傘,表示寺人退下,親身將雨傘罩在孫鬆禪的頭上。
就在此時,陰沉了一個早上的天空中飄起了雨滴,然後越來越大,轉眼間已是大雨滂湃。
隻是現在乃是亂世,不比承平亂世,現當代道,守著一個爵位和內閣的空名頭,無甚大用,關頭還是那些手握實權的封疆大吏,謝太後此舉,不過是宦海上慣用的明升暗降,孫鬆禪自是不肯承諾,以齊州餘亂未清,仍有青陽教流寇四周反叛,並且齊州百廢待興,如果此時調秦道方入京,恐生他變之由,回絕了謝太後的發起,同時提出不如讓秦道方遙領內閣大學士,仍舊兼任齊州總督一職。
自古以來,女子當政就有諸多忌諱,被天下士大夫貶抑為牝雞司晨,正如那位女帝曾經說過的一句話,男人出非常力就能做成的事情,女子必必要用上十二分力才行,此乃天下局勢。
晉王扶著孫鬆禪的身影垂垂消逝在風雪當中,謝雉站在殿門前,望著殿外的迅猛風雨,此中異化著的水氣劈麵而來,彷彿大魏的兩京十九州之地此時都已經覆蓋在了這茫茫大雨當中。
如果她更進一步,後代的史乘可會說她女子亂政?可會說她牝雞司晨?如果她歸政於天子,僅憑一個少年人,對付得了現在的局勢嗎,對於得了那些豺狼豺狼嗎?
遵循大魏律製,親王或老病大臣有特旨能夠宮內乘雙人抬輿。所謂雙人抬輿,實在就是一把特製的椅子,靠背和兩側用整塊木板封實,上麵加一覆蓋,前麵加一擋簾,兩根竹竿從椅子兩側穿過,由兩人或手或肩抬扛而行。
“李先生有傳信返來嗎?”謝雉俄然問道。
晉霸道:“願聞其詳。”
隻是謝雉也不全然高枕無憂,撤除女子之身不說,她之以是能夠執掌朝政,首要啟事在於兩點,第一點便是她的太後身份,第二點則是先帝留下的旨意。隻是先帝的遺詔本意是以太後製衡顧命四大臣,現在顧命四大臣已經不複存在,那麼太後是否還應持續把握天子六璽?是否應當還政於天子?朝野之間,多有群情,這也是帝黨能夠昂首的關頭地點。
孫鬆禪緩緩道:“是殿下汲引我了,我大魏兩京十九州之地,不是在我的肩上擔著,是在太後孃娘和殿下的肩上擔著。”
晉王一揮大袖,為孫鬆禪吹開風雨,使風雨不能近身半分。
不過局勢當中也不乏諸多例外偶合。當年女帝還未即位稱帝,還是皇後時,史乘如此記錄:“時帝風疹不能聽朝,政事皆決於天後。上每視朝,天後垂簾於禦座後,政事大小皆與聞之,表裡稱為二聖。”現在的謝太後也效仿女帝之事,常常朝堂議事,吊掛珠簾,坐於天子禦座以後,龍椅上的少年天子,與其說是天子,倒不如說是傀儡更加恰切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