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三章 馬政[第1頁/共4頁]

放眼全部天下,共有五大產馬區。

這小我選不是說某一小我,而是一群人。

李玄都和秦素避開馬群,從一旁賞識這些駿馬奔馳的氣象。李玄都不是非常懂馬,但看這些馬匹毛色光鮮,應當都是不錯的良馬。

李玄都冇有和秦素去鼎鼎馳名的七大牧場,而是去了一個不起眼的小牧場。這也是李玄都最喜好做的事情,以小見大。

苑馬寺其職司同於太仆寺,為從三品衙門。太宗年間,置北直隸、遼東、西北、西南四苑馬寺。各寺分設卿一人,少卿一人,寺丞無定員,各轄六監二十四苑,苑分三等,上苑牧馬萬匹,中苑七千,下苑四千。苑馬寺督各苑哺育馬匹,服從於兵部。

現在看來,遼東冇有讓他絕望。

看過了這個小牧場,李玄都便不想再去七大牧場,一個小牧場就占地四百餘裡,七大牧場隻怕要上千裡了,烏央烏央的馬匹似海潮普通,他也看不出個吵嘴。同時也愈發佩服秦清和趙政兩人,能在遼東積累下這麼大的基業。

秦素頓了一下,接著說道:“總而言之,人道貪婪,這麼大的馬場,不成能變成淨水衙門。各地州府衙門有火耗銀子,馬場這邊也有大抵一成的死傷額度。給十成的草料錢,隻需求完成九成的養馬任務。如果完成得好,多出的一成便是誇獎。如果隻曉得吃空餉,領一百匹的錢養九十匹馬,不出事也就罷了,一旦出事,空額加上死傷超越了一成之數,便要重重懲罰,輕則抄家,重則性命不保。”

所謂屯田,就是墾殖荒地。按照開墾之人的身份分歧,分為軍屯、民屯、商屯。遼東三州當中,幽州人丁最多,荒地起碼,大部分能夠蒔植糧食的地盤早已經被開墾結束,大部分屯田都是商屯。遼州人丁起碼,荒地最多,因為靠近邊疆的原因,以軍屯為主。奉州不管人丁還是荒空中積,都在三州中居中,以民屯為主。

以李玄都的境地修為,牧場中冇人能夠發明他的蹤跡,他先是墮入了此處牧場監正的衙署,找到了名冊。按照名冊記錄,這處牧場統共占地四百裡,共牧養八十群騾馬,約一萬三千餘匹,騸馬十二群,兩千餘匹。

一個小牧場就有如此範圍,李玄都已經能夠設想七大牧場是多麼壯豪闊象了。

如果能將遼東三州之地的近況擴大到兩京一十九州,那麼李玄都便能夠放心腸醉裡乾坤大了。

第一百七十三章 馬政

厥後革北直隸苑馬寺,併入太仆寺。宣宗年間,曾議革遼東苑馬寺,以舊製未革。革西北苑馬寺。世宗年間,以遼東苑馬寺卿兼轄部分衛所軍民,後又命其帶理兵備事。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