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二章 大寶瓶印[第1頁/共3頁]

說罷,悟真又望向顏飛卿和蘇雲媗,合十道:“兩位大婚之日,剛好貧僧有事在身,恐怕不能前去觀禮,隻能先行道賀。”

過了半晌,李玄都說道:“已經疇昔的事情,就不提了,實在分開清微宗對我而言,也是一件功德,能夠臨時離開宗門排擠,真正做些事情。”

相互見禮以後,法難師太冇有久留,返回了四諦寺,而悟真則留在了這裡。江湖上除了講究氣力,更講究江湖職位,固然二者在絕大多數時候都是掛鉤,但有些時候也有例外。悟真便是二者齊備之人。反倒是李玄都這邊,境地修為當然不弱,可都喪失了本身的身份,李玄都不再是清微宗的四先生,隻是一個江湖散人,石無月也不再是玄女宗的長老,而是犯人,至於寧憶,一樣不再是牝女宗的大客卿,與李玄都一樣,變成了江湖散人。或許下次太玄榜更新時,落空了牝女宗大客卿身份莫非寧憶就會分開太玄榜。

“‘大寶瓶印’圜一身之頭緒,係五臟之精力,周而不散,行而不竭,氣自內生,血從外潤。練成此法後,心動而力發,一攢一放,自但是施,不覺其出而自出,如潮之漲,似雷之發。李先生,練成‘大寶瓶印’,便如一方山嶽,任憑怒浪彭湃,自是巍然不動,若要用力,則是千鈞大力,難以抵擋。”

師徒如父子,又像君臣。正所謂天家無親,在權勢短長麵前,親生父子尚且如此,更何況是冇有血脈乾係的師徒?此中的乾係天然難以拿捏。

李玄都起家向世人告罪一聲,然後與悟真一起分開正堂,來到他的房間。

悟真道:“那《大寶瓶印》乃是本宗初祖所創,二祖得之於初祖。本宗二祖生父乃是萬象學宮的夫子,幼通儒道之學,尤精玄理。初祖創建本宗之時,二祖來寺請益。初祖見他所學駁雜,先入之見甚深,自恃聰明,難悟禪理,當下拒不收納。二祖苦求很久,始終未得其門而入,當即提劍斷臂,以名心誌。初祖見他這等誠懇,這纔將他收為弟子,終得接受初祖的衣缽,傳金剛法統。二祖跟從初祖著所學的,乃是佛法大道,依《金剛經》而明心見性。正所謂身健則心靈,心靈則易悟。既然李先生已然得了靜禪宗的‘漏儘通’,那麼再來學這‘大寶瓶印’倒是事半功倍。”

顛末石無月大鬨四諦寺以後,李玄都也不再想著埋冇身份,此時悟真前來,便也不在乎甚麼了。對於李玄都而言,悟真的到來,意味著白帝城之事告一段落,更意味著他頓時就能踏足天人境地。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