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氣上崑崙,登頂見玉虛。神遊覓紫府,那邊不玄都?
此劍如其名,頃刻局勢至。
顏飛卿體內的氣機如大江東去,敏捷被符陣淹冇,而殿內的陽氣也越來越重,幾近要到了活人都難以接受的境地。
李玄都將這顆“鳳凰膽”生生壓入木勾真人的眉心當中。
蘇雲媗是頭一次禦劍如此龐大範圍,且不提伎倆陌生呆滯,已經是用出了儘力,事到現在,彆無退路,蘇雲媗不顧兩耳的耳孔中有鮮血流淌,右手中的“妙法蓮華”並不實在出劍,而是作批示之用,左手掐劍訣。
此時木勾真人的身上便像是被潑了一層油,火焰越燒越烈,使它變成了一個徹頭徹尾的火人。
李玄都吐出一口濃厚暮氣,幸虧此時殿內的陰氣已經被顏飛卿的“八陽陣”一掃而空,此時可容他再吸一口生機。
李玄都的二師兄曾經對他說過,如果他一味以“借勢法”、“漏儘通”等手腕糟蹋體格,那麼終有一天是要還的,說不定就會丁壯早逝。
此時冇了皮肉的反對,能夠清楚看到在它的胸腹之間懸有一顆烏黑丹丸,四周有濃稠黑氣包裹環抱,便是屍丹。
木勾真人一雙血眸死死盯著李玄都,口中收回意味不明的嬰孩啼叫聲音。
能在江湖上談及“劍道”二字的,隻要兩家,一家是東海清微宗,一家是南海慈航宗,而兩家對於劍道的瞭解一向存有爭議,清微宗以為劍道講究純粹二字,劍是凶器,劍術就是殺人術,不能在劍道當中摻雜太多其他邪念,或是天道,或是循環,或是出世出世,或是霸道霸道,都不必,劍道隻是存乎一心,為人所用,也因人而異。可慈航宗以為劍道乃是救人之用,又有出世之劍和出世之劍的辨彆,與清微宗截然分歧。
顏飛卿的額頭上排泄汗水,沉聲道:“貧道隻能對峙一炷香的時候,”
這位慈航宗的仙子將手中長劍指向木勾真人,輕聲道:“一劍局勢至。”
簡而言之,慈航宗重劍意而輕殺力,練劍先修心,清微宗重殺力而輕劍意,練劍先修力。
木勾真人猛地止住身形,竟是對這個玉盒生出幾分害怕。
將近七百劍影,齊齊掠向木勾真人,密密麻麻會聚如同飛羽麋集攢射。
不過再細心看去,就會發明在木勾真人的四周還懸浮著許很多多的玄色血珠,顆顆清楚,飽滿晶瑩。
劍影過後,木勾真人彷彿被千刀萬剮,皮肉儘無,隻剩下一副骨架,不過在骨架上還殘留血絲,顯得格外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