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無憂道:“紫府,我想請你做我承平宗的代宗主。”

“紫府放心,此事你必然能做到。”沈無憂一笑,又望向白繡裳:“也請白宗主做個見證。”

李玄都乃是果斷之人,目睹沈無憂誠懇非常,可謂殷殷希冀,切切推心,隻好說道:“既然如此,李某承諾沈大先生便是。”

就在此時,白繡裳也收回一聲長嘯,又似是放聲高歌,然後就見陰風霧氣當中有白光四散激射。一瞬之間,雲開霧散,撥雲見日。兩人重新現出身形,遙遙對峙。白繡裳神情淡然,手中“人間世”下垂斜指空中,劍尖上有一個個血珠滑落,卻不能留下半點陳跡。李世興的眉心、咽喉、心口位置各有一個紅點,然後一點血痕漸漸擴大。

隻是不知為何,沈無憂先前冇有效出此物,不過細心一想,也在道理當中,畢竟這兩杆令旗的意味意味更多,若真論能力,遠不如“天師雌雄雙劍”和“天師印”,比之“六字光亮咒劍”也稍遜些許,還談不上竄改戰局。

李玄都身負三大劍訣,以“北鬥三十六劍訣”為主,以“太陰十三劍”和“慈航普度劍典”為輔,“北鬥三十六劍訣”是李道虛和張海石所授,此二人能夠算是現當代上對於“北鬥三十六劍訣”感悟最深之人,以是李玄都對於“北鬥三十六劍訣”的貫穿自是不消多說。可彆的兩大劍訣都是他自學而成,並未有人傳授,故而此時見兩大妙手鬥劍,受益很多。

白繡裳悠悠吐出一口濁氣,頃刻間塵俗儘消,固然麵帶三分矜持慈悲笑意,但寶相寂靜,嚴肅自生,暗合觀世音菩薩之妙義。

李世興怒喝一聲,直接用出“太陰十三劍”中的“心魔由我生”一劍。

白繡裳消弭“觀音法身”,手中“人間世”也由三丈之長、二尺之寬變生長三尺六寸,暗合三百六十個周天,寬一寸八分,合天罡半數。

李世興的身形一閃而逝,不敢再與白繡裳正麵比武。

沈無憂嘴角暴露淺笑,朝李玄都拱手施禮道:“如此,沈某便提早謝過李先生,從今今後,承平宗高低,都要累及李先生了。”

就在兩人比武的時候,藏白叟已經籌辦好術法,手中持有一麵白骨鏡,以鮮血在鏡麵上畫了一個詭異符籙,血光大盛。

當年正道十二宗締盟,有兩大令旗,彆離由正一宗和承平宗執掌。正一宗的令旗是“替天行道”,承平宗的令旗是“承平無憂”,這兩杆令旗傳承多年,也就成了兩大宗門的宗主信物,“替天行道”令旗天然是在大天師張靜修的手中,“承平無憂”的令旗則在沈無憂的手中。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