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常江湖人不知“太陰十三劍”的真麵孔,唐漢倒是認得,心頭打了個突,手中雙刀再變,改成一套“鴛鴦刀法”。
一向旁觀的宮官曉得此時便是最好的脫手機會,也不躊躇,手中摺扇展開,掠向唐漢。
唐漢用出這套刀法以後,攻守之間滴水不漏,哪怕是麵對天下劍意之最的“劍心太玄意”,還是不落下風。
李玄都直接運轉氣機,左手用出“九陰玄冥蕩”,竟是以徒手硬接這一刀,整隻手掌被純陰氣機包裹,任憑“斬魄”的刀芒淩厲,卻傷不得他的手掌分毫。
劍法也好,刀法也罷,都在術的範圍以內,終是人力偶然而窮,實在到了李玄都和唐漢這等境地,差未幾便是極致,再往上,另有空間,卻已經未幾。至於大天師和老劍神這等人物,並非依仗招數取勝,而是在於境地和修為的凹凸,以李道虛與宋政的一戰舉例,李道虛隻出三劍,從招數來看,這三劍實在冇有甚麼奧妙可言,不過反正罷了,可劍氣之盛,能力之大,卻能一劍斷江,兩劍開山,三劍敗敵,一時候天下為之佩服,李道虛被譽為‘劍道通神’,有了劍神和大劍仙之稱。
唐漢突然聽聞此言,不知是真是假,卻已經信了大半,頓時感受身子涼了半截,繼而又生出悲忿之意,兩種心態交叉之下,使得貳心境龐大,一時半刻難以平複。
此時宮官已經撇開趙良庚,來到兩人的不遠處,手中不知何時多了一柄摺扇,不竭開合。牝女宗絕學“冷月鋸”,除了以手刀用出以外,也能以摺扇來用。
李玄都冇有直接取出“人間世”,而是將“白骨流光”的美人相變成白骨相,本色寒氣化作無相寒氣,使得唐漢的刀勢有了較著的遲緩之態。趁此機會,李玄都用了個最為常見的神仙指路,直指唐漢的中宮麵門。
唐漢在心神不寧的景象下,本來美滿得空的“鴛鴦刀法”頓時暴露馬腳,連連敗退。
宮官並不急於脫手,而是好整以暇地旁觀,她深知此時冒然脫手,頂多是重傷唐漢,唐漢仍有能夠就此逃遁,以是她不急於脫手,隻要她站在這裡,便會給唐漢壓力,重壓之下,唐漢難保不會暴露馬腳,如果被李玄都抓住了馬腳,當時候她再脫手,便能將唐漢置於死地。
唐漢獲得這套刀法以後,將這套本該要兩人修煉的雙人刀法改成一人利用雙刀,不管伉儷二人如何情意相通,始終是兩小我,那裡比得上一心二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