彆的一劍則是一把木劍,以外洋鳳鱗州的罕見金剛木鑄成,通體閃現出暗沉金色,長有四尺,重達三百餘斤,冇有涓滴鋒銳而言,乃至反其道行之,重劍無鋒。
兩人墮入對峙當中,李如劍開口道:“我已出劍,莫非四先生還不籌算出劍嗎?”
李玄都五指握住“青螭”,使其轉動不得,這便是逼著李如劍拔出第二劍了。
此乃“太陰十三劍”中的“風雷雲氣生”。
李玄都則是以手掌生生破開劍鋒上的劍氣、劍芒,輕描淡寫地按住鋒銳無匹的“青螭”,劍鋒在李玄都的手掌上擠壓出一道紅印,但李玄都的手掌肌膚倒是堅固到有些不成思議的境地,始終未曾被劍鋒割開皮膚,更是未曾見血。
李玄都伸出右手,直接截住這道劍氣,五指合攏將其束縛,任由劍氣遊走繚繞指間。單手負於身後的李玄都低頭望去,隻見劍氣如青蛇,不竭扭動翻滾,想要擺脫李玄都的掌控,因而李玄都又伸出一手,以雙手掌心相對,悄悄一抹,直接將這縷劍氣中的靈性完整抹去,李玄都將剩下已無鋒芒可言的純粹氣機拿起,一口吞入腹中,使得這道凜冽劍氣直接煙消雲散。
以李玄都的掌力,竟是冇能在劍身上留下涓滴陳跡,可見金綱木的堅固,遠勝平常金鐵,便是玄鐵、隕鐵之流也略有不如。
李玄都悠悠吐出一口濁氣,不管放在何人眼中,這個行動都有些“目中無人”的懷疑。
不過來而不往非禮也,李如劍在擋下這些茫茫劍氣的同時,也還了一道劍氣給李玄都。
李如劍驀地升起一股怒意,喝道:“當年四先生以歸真境的修為高居太玄榜之列,力壓一眾天人境,李如劍自愧不如,隻是今時分歧昔日,本日我李如劍倒方法教四先生是否另有向日之勇!”
相較於玉虛境時的吃力,現在李玄都再用“太陰十三劍”,美滿是信手拈來。
李如劍天然也明白這一點,終究不敢再有涓滴粗心,背後的第二劍自行出鞘,以寬廣劍身擋下了李玄都的雙掌。
此時李如劍僅出一劍,遠未到傾力脫手的境地。
李玄都失勢不饒人,身形如附骨之疽緊隨而至,雙掌連環拍出,左掌包含有“倒逆氣雲錯”的陰陽倒錯之意,右掌則是隱含“玄陰劍氣煞”的劍氣,如果李如劍任由李玄都雙掌落實,不死也殘。
兩把劍代表了兩種截然分歧的劍意。
李如劍的視野所及,煙雨茫茫,分不淨水霧還是劍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