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開武侯祠以後,兩人沿著河岸徐行慢行,忽見不遠處有一座三層樓閣,飛簷翹瓦,四周開窗,站在其上,可觀江水。
李玄都笑了一聲,“難怪有人叫你妖女,這心機都用在了這上頭。”
白帝城中陣勢最高之處為永安山,在此能夠等閒瞭望城外環境,極其合適督戰批示,當年大名鼎鼎的蜀國先主便是病逝於此,留下了白帝城托孤的千古嘉話。時至本日,永安宮已經成為了青陽教的總壇,也是唐周的居處。現在唐周不在白帝城中,白帝城卻統統還是,在外人看來,白帝城表裡並無非常。
李玄都不說好也不說壞,隻是說道:“謹慎不要鬨出性命。”
兩人來到樓前,卻見門前柱上掛著兩塊極寬的長牌,上麵刻著一副長聯,高低聯各有百字之多。
青陽教的青陽總壇本來在秦州境內,自從西京局勢不穩以後,唐周便分開秦州的青陽總壇,前去位於荊州和蜀州交界位置的白陽總壇,故而白帝城代替本來的青陽總壇成為全部青陽教的總壇。
李玄都的神采略顯沉重。
李玄都輕聲道:“天下未亂蜀先亂,天下已定蜀不決。”
提及西北大周和無道宗的乾係,近似於大魏朝廷和儒門的乾係,二者高度重合,卻又並非完整分歧。很多人都是身兼兩職,比如宋輔臣,他既是無道宗的破軍王,也是大周朝廷的統兵將領。澹台雲既是無道宗的宗主,也是大周朝廷的天子。在起初地師與聖君還未分裂的時候,地師也在大周朝廷中任職,身兼太師、國師、丞相三職,開府建牙,乃至於政事悉數出自地師,唯有祭奠歸於聖君,這也導致了聖君和地師的完整分裂。在地師分開以後,由左尊者接任丞相,丞相與內閣首輔分歧,丞相有開府治事之權,上能製衡君王,下能統禦百官,僅以權勢而論,大抵相稱於內閣首輔和司禮監掌印大寺人,也就是外相和內相相加,方纔是真正的丞相。
說罷,她搶先行了出去。
蜀州的三司衙門和總督府衙門也在錦官府中,不過自從蜀州淪亡以後,這些處所就成了西北大周的衙門。
李玄都道:“我不知這長聯是何人所作,可他在作這副長聯的時候,明顯另有一座望江樓供他居住,他還能‘倒不若長歌短賦,拋撒些閒恨閒愁。曲檻迴廊,消受得好風好雨。’還能在這兒發發牢騷,但是那些餓死的百姓呢,上無片瓦,腹中無糧,又有哪一塊雲是他們的天?官官,你我都非天生的高門大族出身,我們不該健忘本身的出身。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如果我們是那些餓死、凍死、死於戰亂的無辜百姓,我們看到這副長聯,又是如何感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