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九章 得道多助[第1頁/共5頁]

被俘之人有:社稷學宮大祭酒黃石元、萬象學宮大祭酒寧奇、金陵書院山主齊佛言、白鹿書院山主盧北渠、太室書院山主錢心炎、嶽陽書院山主南宮大成、隱士白鹿先生、偽仙陳眠、偽仙納蘭絮。

儒門世人相互對視一眼,紛繁點頭:“清平先生所言極是。”

李玄都不再說話。

李玄都不置可否道:“不管是誰,隻要能夠幡然悔過,為天下承平的大業做出實在施動,都能夠網開一麵。”

即使是賢人,也要無能為力、無可何如。

現在的翁婿兩人,一個得了“素王”,讓儒門昂首,可稱三教之主,一個得了“傳國璽”,改朝換代,是為人間帝王。

一支身披玄甲的騎軍緩緩行來,沉重的馬蹄聲交叉在一起,如同滾滾不休

霍四時見局勢已去,命令翻開統統城門,親身出迎王師,三大營將士放動手中兵器,出城投降。

說罷,李玄都朝著在坐世人團團抱拳。

為首之人是梅盛林和霍四時。

李玄都道:“至於逃脫之人,則專門列一個榜單,公之於眾。”

李玄都頓了一下,又道:“至於那些執迷不悟、冥頑不化之人,龍白叟便是前車之鑒。”

“謝月印”冇有說話,隻是感喟一聲。

到了此時,李玄都並無太多喜意,隻剩下唏噓感慨,他三入帝都城,終究在最後一次,功成美滿。

李玄都一向信奉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以是他不籌算大開殺戒,而是讓人將這些放棄抵當的儒門之人請到了玉盈觀,他要與世人談一談。陳眠和納蘭絮則直接被李玄都歸入道門這邊。

秦清掌托“傳國璽”,一樣沉默。

李玄都望向“謝月印”,說道:“局勢所向。”

李玄都讓人在殿中擺了蒲團,他與秦素坐在正中位置,背對著太上道祖,左邊是列席的道門之人,右邊是被俘的儒門之人。

一個虛幻的光影離開了謝月印的身軀,向天上而去。

此言一出,氛圍頓時變得輕鬆起來,諸位儒門之人的臉上都有了幾分笑意。

此次列席的道門之人,彆離是:沈元舟、白繡裳、張鸞山、蘭玄霜、太微真人、三玄真人、萬壽真人、蕭時雨、冷夫人、左雨寒,都是道門當中頗具氣力的“一方諸侯”。

世人皆是望向李玄都,靜待下文。

在坐之人,無一不是心機深沉之人,那裡聽不出李玄都的言外之意,這是要網開一麵了。

一向未曾言語的秦素淺笑道:“有人說儒門是天底下最大的地主,就拿賢人府邸來講,名下地步多達十二萬畝,耕戶萬餘人,不過衍聖公已經幡然悔過,清理了名下統統地步,並補繳了呼應的稅款。我們但願諸位先生能夠效仿衍聖公,將各大學宮、書院的田產集合清理一遍。”

Tip:拒接垃圾,隻做精品。每一本書都經過挑選和稽覈。
X